学校介绍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创于1956年,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学校”,2003年成为“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同时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分院”,2012年2月升格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隶属徐州市人民政府管理,江苏省唯一的生物工程类职业学院。

  学校占地615亩,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万元,纸质图书34.3万册。建有108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训室),1个徐州市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和12个徐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生物技术、水产、生物制药与废弃物综合利用、风景园林、绿色植保、生物制药、动物疫病、畜牧、绿色洁净复合钎料、药物检测、农业物联网、微电子扬声器)。

  学校设有农林工程系、动物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财经信息系、机电工程系5个专业系,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316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34人。有教授8人,副教授88人,博士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162人,“双师型”教师160人。有全国农业职教名师6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选7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2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3人,徐州市“双百工程”优秀专家3人,拔尖人才7人。

  学校设有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三年制高职专业2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3个。形成了以农牧类专业为强大优势,生物技术类专业为显著特色,财信机电类专业为有力支撑的专业结构。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畜牧兽医、园林技术)、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群)、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畜牧兽医)、3个牵头服务徐州“四大千亿元产业”重点专业(园艺、园林、生物制药)、2个徐州市特需专业建设项目(药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校生5000人。

  学校坚持“立足徐州,面向淮海,建设职教名校”的发展战略,坚持面向社会、紧贴市场的办学方向,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扬子江药业、恩华药业、康缘药业、恒瑞药业、豪森药业、中粮集团、正大集团、温氏集团、中兴集团、徐工集团、上汽大众、金蝶软件、九州园林等16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深层次合作关系,开展嵌入式教学订单培养。建校以来,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5万多名,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徐州现代农林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院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三环西路297号(60路、65路、70路公交终点站)

  邮政编码:221006


学校领导

  谢建林:党委书记。主持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党的建设、改革和稳定、干部、统战等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统战)、党政办公室,联系思政部。

  徐锋: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校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财务、审计、外事、招生就业、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分管人事处(国际交流合作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资产管理处,联系生物工程系。

  秦越华:党委副书记。负责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作风建设、文明创建、扶贫、社会服务、学校民主管理、校园信息化、图书、妇女、关工委、离退休等工作,协助谢建林同志抓好稳定和统一战线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工会(妇委会、关工委、离退办)、图文信息中心,联系农林工程系、动物工程系。

  刘希泉:副院长、党委委员。负责校园基本建设、继续教育、国有资产经营等工作,协助徐锋同志抓好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分管后勤服务处(基建办)、继续教育学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联系机电工程系。

  赵虎:副院长、党委委员。负责教学、科研、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估、学籍管理等工作,协助徐锋同志抓好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分管教务处(实训办、教师发展办、质控评估办)、科研处,联系财经信息系。

  王安雷:副院长、党委委员。负责学生管理、安全保卫、共青团、人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协助徐锋同志抓好招生就业工作。分管学工处(人武部)、安保处、团委,联系体育部。

  谭红玲: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主持院纪委全面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的监督与监察工作,协助徐锋同志抓好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处),联系基础部。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