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现代农业分院简介

现代农业分院是2014年学院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指示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原农学园艺分院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专业与畜牧兽医分院食品加工技术三个专业为基础组建的二级学院。

教师队伍:

分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员工3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6人,讲师13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3人。教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其中,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7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2人,双师型教师27名。

专业介绍:

分院现开设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食品加工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产品质量检测5个专业,其中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四川省高职院校100个重点建设专业。分院拥有国家级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在建的省级重点专业1个,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

实训条件:

分院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拥有5000余平方米现代农业综合实训室、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土壤肥料、植物病理、微生物、昆虫、农药、农业机械、食品加工、食品检测、食品分析、食品贮藏等专业实训室;拥有占地70余亩设施一流的智能化温室、无土栽培、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栽培、实训大棚以及500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校企合作共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30余个。

科研和社会服务:

分院现有“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农业部产业体系“成都大麦综合试验站”课题和国家科技部973子项目《南方优良饲草选育与分子聚合育种体系的基础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分院教师主持(参与)973项目,部(省)级,学院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分院秉承“亲农、兴农、事农”理念,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组建了作物生产、植物保护、食用菌生产等类型的农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各级各类社会服务和培训。同时,配合学院科研处、成教处赴双流、邛崃、大邑、新津等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四川省锦江监狱、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阳光工程等培训,成效显著。

对外交流学习:

分院16名学生到台湾地区“1+1+1”联合培养院校参加学习,分院教职工远赴国外或境外学习,有效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分院教育国际化水平。

校企合作:

引入国光、四川邡牌种业等相关企业,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实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与甘孜州政府合作 ,开展“1+2”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订单班。与四川省种子站、省农科院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

学生就业:

现代农业分院坚持以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每年组织四川省农科院、德国巴斯夫、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种都种业、统一食品企业等100余家效益好、规模大、学生乐意就业的企事业单位到校进行招聘;组织推荐优秀毕业生参加各级公招考核,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岗位生均达到3:1,历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分院学生先后获四川省“十佳青年学生”,四川省首届“创业之星”,四川省“创业大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同时分院依托农业行业强劲发展势头,校企合作单位和优秀校友资源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全程创业指导和帮扶,学生创业团队具备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和开拓精神,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成效显著。

园林园艺分院简介

分院简介 分院现有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休闲农业等四个专业,在校生1500余人,教职工4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8人,教授2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2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9人,还荟萃了众多行业精英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拥有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中央财政支持园林园艺实训基地及四川省园林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建的省级川派盆景大师工作室。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突出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形成了园艺技术专业“三位一体,双能导向”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四段育人”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场校联动”等合作育人模式,园林工程专业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荷兰、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留学搭建平台。

专业特色 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的产业特色,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专业群”,培养产业急需人才。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均为省级示范专业,园艺技术还是四川省重点专业、成都市特色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被列为成都市重点专业,休闲农业专业则为四川省高职院校唯一开设专业。

园艺技术:主干课程有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食用菌生产等

园林技术:主干课程有园林树木生产、花卉生产、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

休闲农业:主干课程有绿色农产品生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应用、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等。

园林工程技术:主干课程有园林规划设计与表达、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园林植物造景等。

优质就业 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园林、园艺公司,农业园区,花艺店,农业行政部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园艺产品生产、管理、销售,花艺设计、销售,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农业旅游休闲产品开发、销售,导游服务等工作。分院与成都市悦来越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缤纷园艺有限公司,松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大华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农资有限公司等省内外100多家企业在学生实习和就业方面保持长期合作,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学生也可在相关领域自主创业,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也涌现出了董钦金等一批就业创业明星。

畜牧兽医分院概况

金色鱼凫,杨柳河畔,学海放舟。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2005年成立畜牧兽医系,2006年更名为畜牧兽医分院。畜牧兽医分院现有畜牧兽医、饲料与动物营养、动物医学、水产养殖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5个高职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对准产业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设有猪产业学院教改实验班,与企业共育人才,实现零距离的就业;与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设有中荷国际班,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提高学历层次。目前分院设有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市级特色专业1个。

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150余人,其中专任专业教师57人,高级职称以上20人,硕士以上学历3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成都市劳动模范1人,院级名师3人,成都市科技特派员7人,荣获成都市“正大”奖7人,成都市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9位,成都市农牧系统“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院级教学团队1个,3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获二、三等奖,多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优秀奖,1名教师参加全国农业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课程设计大赛二等奖。有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27人,12位教师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兼任企业的老总、技术总监、技术顾问和技术人员。

分院现有25个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5000余m2,有种类齐全的动物标本和中草药标本陈列室,宠物饰品展示室,设备先进现代化动物手术中心与动物疾病诊断检测中心,能满足学生校内实验实训和教师科研需要;建有1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个对外服务窗口,配备了各种畜禽养殖舍和现代化的养殖设备与设施、孵化室、发酵床养猪与智能化养猪系统,能满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与生产实践,通过对外服务窗口收集素材与病例,实施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与5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40家签订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为学生和教师的生产实践、综合训练和毕业顶岗实习提供了场所。

分院已成为雨润集团、青岛康大集团、华侨凤凰集团、铁骑力士集团、正大集团、大北农集团等知名企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与四川省宠物协会宠物医师分会签订协议,共同培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人才。与崇州旺达、大北农集团、成都正大、铁骑力士、雨润集团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工学结合,将企业培训前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现设有正大奖学金、雨润助学金、大北农奖学金、三仪奖学金等企业奖助学金。

团结奋进的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成果显著

畜牧兽医实践教学中心

优秀的学生素质

城乡建设分院简介

城乡建设分院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物业管理、工程造价5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6人,外聘教师2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10人,讲师26人,研究生学历以上12人,具有国家建设类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4人,具备双师素养的教师达90%以上。

分院拥有建筑、装饰、环艺室内施工实训场、设计实训室、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有稳定的校外产学研用基地40余个。各专业实施多证书并重、全程实践式教学,基本实现“毕业即顶岗、毕业即就业”。

分院是四川建设人才开发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建筑业协会会员单位、四川省房地产协会会员单位、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会员单位。是四川省首批“双证教学试点单位”、“四川省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部确定的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分院积极配合学院加强学生对外交流学习,每学期都有部分学生申请到台湾交流学习半年或者一年。分院专业对口交流院校有中国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中州科技大学。分院专业对口“专升本”学校为四川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分院简介

经济管理分院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现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与审计、市场开发与营销、物流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等八个专业,下设营销、管理、财会三个教研室。
经济管理分院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1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20人,具有双师素养教师达80%以上,省级客房、餐饮考评员3人,注册会计师1名、高级会计师1名,省级以上普通话考评员2人,此外还有一支来自生产实际的、由各类专业人才所组成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拥有模拟会计、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谈判、ERP管理沙盘、物流管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接待、茶艺表演等模拟实训室。在省内外开辟了广东金苑假日大酒店、成都温德姆国际酒店、天津月坛集团企业、四川大北农集团、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苏州同程网和江苏雨润集团等10多个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能系统的开展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电算化操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进出口业务等各类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把学历教育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全面实行了“双证制”,毕业学生具有较宽的就业面。
经济管理分院作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1”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批准为“四川省和成都市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全国管理人才评价单位”,确定为国家高技能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机电技术分院简介

机电技术分院是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帮助下,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根据我国产业结构新形势,制造业机电类汽车类高级人才紧缺的现状,于2005年7月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校学生规模达1200人左右。

一、专业设置

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机电技术分院先后申报了8个专业:

1.机电一体化技术 2、电气自动化技术 3、数控技术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汽车营销与服务 6、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7、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8、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目前开设的专业有:1—5

二、师资队伍

现有专兼职教师4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0人、副教授级8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36人、生产实习指导专家7人,专兼职辅导员8人。

三、实验实训条件

目前已建有汽车实训中心1个,机械(数控)加工中心1个,液压与气动实训室1个、机械测绘实训室2个、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1个、电工电子类实验室4个、专业仿真实训室2个。校外实习基地5个。

四、社会服务

学院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分院每年对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一次数控车床、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达到98%。2014年与畜牧分院合作开展了“饲料维修工”和“中央控制工”工种的技能鉴定,累计鉴定饲料行业技术人员700余人次。

五、校企合作

2008年引入“华汽教育”项目,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合作,按照4S店实际工作环境打造汽车实训中心。在教学上采取华汽教育集团研发的先进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块教学方式,实施人才培养。汽车专业学生在参加四川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在社会和兄弟院校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及良好的社会声誉,是校企合作较为成功的案例。

分院与四川青风岭教学电厂、成都青山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机电类学生生产实习提供了基地。

六、学生就业

由于社会对机电、汽车类人才的需求量大,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好。分院部分学生进入了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中国长江起重机厂、四川精细化工设计院成都分院等大型国有企业工作。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分院毕业生评价很高。

学院为立志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升学通道,每年毕业学生中约有5%的可以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深造。分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信息技术分院简介

信息技术分院源于1998年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公共专业科开设的计算机应用专业,2002年随着学校独立升格为四川省唯一一所面向三农的农业高等职业学院,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电子信息系,2005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分院,2014年电子信息分院和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更名为信息技术分院。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分院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为地方经济服务主题,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力度,为成都IT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2017年分院在校生人数为1200余人,分院现有教职工51人(行政人员14人、专职辅导员4人、实验员7人、专任教师26人),校外兼职教师23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含在读)17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高级农艺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双师型教师24人。分院行政办公用房和教学科研用房主要集中在第三教学楼。现有计算机1800余台,专业实验实训室12个,工位数1258个,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

分院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共5个专业,按照“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三双四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主动对接产业、行业和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达到95%以上。

分院围绕成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农业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开展科研工作。与北京金福腾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艾欧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知用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荣北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学院和联合开发实验室。先后与数十家国内外企业以及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了覆盖分院各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思政与基础教学部简介

基础部成立于2002年5月,2010年4月按照上级要求及学院实际情况成立了思政与基础教学部,是学院合二为一的二级教学管理部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是成都农业职业学院主要教育教学单位之一。承担着全院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也担负着学院部分学生社团活动的业务指导。本部门师资力量雄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现设有5个教研室即思政教研室、中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拥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35人,助理讲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14人。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书法》、《礼仪基础》;《高等数学》(一)、(二),《微分方程与级数》、《线性代数》;《实用英语》(一)、(二),《畜牧英语》、《机电英语》、《计算机英语》及经贸专业英语;《体育》(一)、(二)等,承担全院6个分院、近10000名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教学。
思政与基础教学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专业教学”为指导,始终把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注重师德建设,提倡立德树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博学、严谨、爱生、善教”的教风,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约30人次。
除了完成常规教学任务以外,思政与基础教学部还承担着我院“南南合作”英语培训、自主招生考试命题、阅卷、专升本辅导、成人大专考试辅导、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学院体育运动会、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对外体育交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思政与基础教学部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把握基础课教学定位,探索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有我院特色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学院的示范建设及提高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