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是令人头痛的一件事,为了选一所称心的院校、心仪的专业,整个家庭几乎被迷茫、困惑、焦虑、无助完全笼罩。人们常说,“七分考三分报”,志愿填报的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无论职业规划、成绩定位、算法技巧,还是录取规则、填报资料、规避风险,每一项都会影响志愿填报是否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足够精力去搜集相关资料,家长要帮助孩子做足功课,结合孩子的分数定位,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就业方向、提升空间、学术因素等方面罗列清单,帮助孩子深入了解专业选择的重要性,从而作出较为理想的职业发展规划。
志愿填报不仅是网上系统开启那几天的事,
高考成绩公布后,就要按照全省排名、分数线以及提前预选的高校和专业,采用“同位分”(将当年分数转化成往年的分数)换算的方法,尽快缩小范围,在各方面权衡的基础上,初步敲定学校和专业。
各类参考分数是志愿填报的关键,在最终确定志愿学校时,一定要注意“精打细算”,既要尽量确保分数不吃亏,还要兼顾是否能被心仪专业录取。这就需要考生仔细对比各类数据,准确测算,科学评估。常用的测算方法为“线差法”和“位次法”。
位次法相对较为简单,主要适合全省排名靠前的考生,排名越靠前,“位次法”判断就越准确。考生可以结合近三年某高校在甘肃省最低分录取位次及各专业录取分数判断。
以表一为例,2021年理工类考生张某在填报I段时,结合全省排名(4800名)锁定位次后,就对照相应高校罗列出该校2018—2020年的最低分录取位次情况,计算出该校近三年的平均位次,然后用考生当年全省排名减去平均位次,根据差值排名安排9所志愿学校的顺序。同样也可以和2020年的最低分位次做个比较,再罗列出该校近年来在甘肃的招生计划,这样就能进一步判断是否能被该高校稳妥录取。同时,通过高校的官方网站查询考生前三个专业志愿(注意心仪志愿一定要靠前依次填报)2020年或近几年的平均录取分数,进而测算出考生被该专业的录取几率(总分/该专业录取平均分=录取几率)。
位次法同样适用于艺体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主要依据当年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排名等选择相应的学校。在测算过程中,第一步,先计算出近两年的录取最低分均值,再算出近两年录取平均分均值,用综合成绩分别减去录取最低分均值、录取平均分均值,得到分数线差1、分数线差2。第二步,计算出近两年录取最低分位次的均值(简称位次均值),用考生当年全省综合排名减去位次均值,得出考生全省综合排名位次差值(简称排名差值)。第三步,结合分数线差1、分数线差2、排名差值这三个数值,对选择的志愿学校顺序进行适当调整。由于不同科目的投档成绩构成并不一样,考生在选择志愿学校时,一定要结合院校招生简章、招生计划、体检要求、专业成绩、学科建设、地域学费等仔细进行权衡。
对于全省排名相对靠后的学生而言,“线差法”就相对较为稳妥。
平行志愿按照“总分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采用“总分匹配”模式,按总分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排序(为了做到精确排序,省考试院在考生的总分后加入9位小数,理科成绩构成依次为:数学+理综+语文,文科成绩构成依次为:语文+文综+数学)。在检索过程中,按照考生所填志愿学校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依次进行检索,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院校。每个批次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考生所报的9所院校的投档分数都很高,就只能参加征集或
不同高校的录取方式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考生认真研读招生章程。一般有分数清、专业清、专业极差等几种形式。
1.分数清。分数清就是常说的“分数优先”。即院校在录取时,优先安排高分考生,按照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逐一进行检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这种方式安排专业。
2.专业清。
3.专业级差。专业级差就是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录取分差。高校在录取时,除第一专业志愿外,其他专业志愿采用降低一定分数的方法录取。例如,西南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明确规定:“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专业分数级差原则(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即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和成绩,根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2/1/1/0/0’后的等效分择优录取”。可以看出,第一、第二专业志愿之间级差2分,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级差1分,第三、第四专业志愿之间级差1分,其他专业顺序志愿之间不再设级差。
以理工考生张某为例,该生2021年高考分数为550分,准备报考西南大学材料类专业。如果材料学为第一专业志愿,高校就采用原始分550分和其他考生进行排序,择优录取。如果是第二专业志愿,就要在550分的基础上减去2分级差,降为548分和其他考生进行排序录取。如果是第三专业志愿,分数就降为547分,第四专业志愿分数就降为546分。第五、六专业志愿之间不再设级差,继续采用546分依次参与排序录取。
虽然平行志愿有9个院校可供选择,但考生只有一次出档机会。因此,选择的9个院校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分数层次应该依次递减,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冲、稳、保”模式,即ABC志愿可以冲一冲(可选择近两年平均分高出考生实际分数10—20分的高校,但要做好接受冷门专业或自己不喜欢专业的准备),DEF志愿选择和自己分数相符的高校(特别是前三个志愿一定要慎重选择),GHI志愿就是保底志愿,成绩要占绝对优势,这样才能确保被心仪专业录取。当然还有所谓的“冲一冲、稳一稳、对一对、保一保、垫一垫”等模式,与“冲稳保”模式大同小异,考生在填报时也可以参考。
此外,专业填写也要有梯度,即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打算“冲院校”的考生,尽量在后两个专业志愿上选择一些相对可以接受的冷门专业,否则会导致滑档或被调剂到完全不能接受的专业。侧重“冲专业”的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就应该相对保守一些,确保自己能被心仪专业录取。
总之,志愿填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在成绩公布前明确职业方向,圈定志愿范围,掌握录取规则,做好各类分析,成绩公布后仔细测算,准确定位,就一定能遴选出心仪的高校和专业。
4.浙江高考位次199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7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