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高考复习高中语文不亦说乎里说的含义及出处

不亦说乎里说的含义及出处

时间:2020-02-15保存为WORD

不亦说乎的说释义:通“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读“yu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是读“lè”。“说”通悦,通假字. 是喜悦、愉快的意思。

出处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基本字义

[shuō]

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了个笑话。

2.解释:一~就明白。

3.言论;主张:学~。著书立~。有此一~。

4.责备;批评:挨~了。爸爸~了他几句。

5.指说合;介绍:~婆家。

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谁呢?

[yuè]

同“悦”。

[shuì]

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小编推荐

1.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人物是 什么历史典故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具体含义

3.高考新制度3+1+2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含义

4.物化政为什么是最烂组合 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5.3+1+2赋分如何计算 赋分有什么含义

6.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意义

7.怎么查教师资格证证书编号 编号有什么含义吗

8.教师节对老师说的话简短 八字祝福语老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7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