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高考复习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 是怎么形成的

季风气候的成因 是怎么形成的

时间:2021-10-28保存为WORD

季风气候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水和土的比热容不一样,同样的大气温度,造成海洋和陆地温度不一样,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气候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季风的成因问题,有认为是海陆间热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季节变化造成的;有则认为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致。我国的一些气候工作者认为,季风现象是海陆分布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具体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综合现象。

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依次跨越了热带、副热带以及中纬度温带地区。中国的西北地区为内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而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是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的交汇区,海陆热力差异明显,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往北依次为热带和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点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就是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区,就是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区,就是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是干旱地区。一个地区降水的分布特点可以分为地区分布状况和季节分布状况两部分来组成。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因此我国的降水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而我国的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小编推荐

1.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 什么专业好

2.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好就业吗?学校怎么样?

3.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好就业吗?学校怎么样?

4.2025年各省高考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 怎么查询

5.汉中市龙岗学校怎么样?高复班口碑好吗

6.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好就业吗?学校怎么样?

7.西南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 哪个项目好

8.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好就业吗?学校怎么样?

相关文章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2021

    很多同学想知道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盐度和洋流⑴
  • 地球属于哪个星系 在星系中的位置

    地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本星系,本星系属于总星系。所以一般我们说, 地球属于太阳系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7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