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时间:2020-10-27保存为WORD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那么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是什么?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意义: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种人才的选拔制度,它取代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是历史的进步,它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试就能做官,改变命运,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打击了原有的世家大族,是有利于提高社会活力,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种制度。

另外,科举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选拔人才,把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官僚阶层体系。

消极影响:科举制度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有弱点,即必为时主所用。当官的喜欢什么,就选什么样的人才,即选出的人才一定是比上一代弱化的。因为选拔标准掌握在官僚手中,在封闭区间里,一定会有收敛趋势,即登顶的是中庸者,而非优秀者。

几代以后,必出劣币驱逐良币之例。其本质弱点是封闭。而王朝更替的原因,在于人之贪婪本性。

资源(权力也属资源)总是互相吸引,以谋取最大利益,古今中外皆然。利专则民贫,必有民分利之革命。各个历史时期,革命形式不同,道理是一样的,皆因"不患寡而患不均"之人性而己。另外,这种制度到了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成为明清巩固皇权和文化专制的一种手段,也禁锢了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的一个因素。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隋文帝杨坚创立,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之后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但是清朝末年的时候被废除了,在科举制度兴盛的时代,不知道有多少的学子,一生都在为其努力。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目的是为了让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让优秀的人才走进仕途,为国家效力。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建立隋朝,虽然国家建立了,要想它能够运行下去,一定是要有所措施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历史上那些任用贤人的领导者,大多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和抱负,而隋文帝也想到了这一点。

隋朝之前通过世袭制选拔人才,这样一来有才有抱负的平民都被忽视了,虽然之后有的君主想要从平民中选拔人才,但是后期受到贵族的阻扰,被贵族垄断的国家是不会有大的成就,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小编推荐

1.成人提高学历有哪些途径 学历低有哪些影响

2.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 有哪些影响

3.商鞅变法是哪个朝代 影响有哪些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有哪些影响

5.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有哪些教训

6.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有哪些影响

7.高二换科还来得及吗 有没有影响

8.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7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