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沈阳大学创办于1980年,历经多所学校合并,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创办的新民公学堂。

  近年来,根据国家和辽宁省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理念,深入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愈加鲜明,服务辽沈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学校获批成为全省首批1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5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8.6万册,电子图书51.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1亿元。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13个,开设本科专业66个,涵盖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学校还分别与大东区、沈北新区联合共建了2所附属实验学校。与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有限公司以及沈阳东软睿道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分别联合创办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涉外服务外包学院,依托教育学院创办了社区学院,依托继续教育学院创办了女子学院和夕阳红学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53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攀登学者1人、优秀专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6人,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省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2名。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2人,教授、副教授69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37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本科示范性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等12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5个。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2门。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

  “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5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累计发表SCI、EI、CSSCI检索论文千余篇;共申请发明专利352项、实用新型专利477项、外观设计专利111项、软件著作权51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7项。学校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辽宁省工程实验室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2个,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2个。依托学校的智力资源,辽宁省鲁迅研究会、沈阳市教育学会、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沈阳市消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研究机构先后在沈阳大学成立。学校还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了生产力研究中心、幸福城市研究中心、自贸区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017年,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教师、科研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学校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了“3+1”双校园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稳定在500人规模(生源国35个),其中学历留学生占60%。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的荣誉及奖励19项,省级二等奖以上的荣誉及奖励160项,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的荣誉及奖励21项。各级各类媒体先后刊登对学校转型发展成就和人才培养成果报道50余次。学校多次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文明校园”“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党委多次被评为沈阳市“先进党委”。

学校领导

  沈阳大学党委书记 苏文捷

  苏文捷,男,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教育专家。现任沈阳大学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1997年10月至2000年3月,任沈阳市教委计划财务处处长;2000年3月至2001年9月,任沈阳市教委办公室主任;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任东北育才学校校长、党委书记;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东北育才学校校长、党委书记;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任沈阳市教育局局长、市委教科工委副书记;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任市委教科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任沈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2018年2月至今,任沈阳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沈阳市政协副主席 沈阳大学校长 李峰

  李峰,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1976年8月参加工作,民建会员,大学学历,教授,负责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学校法定代表人。1982年8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并留校工作,1982年9月至1983年9月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进修学习;先后任辽宁大学法律系教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1月任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3年1月任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8年1月任政协沈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驻会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常委;2012年12月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大学校长;2014年1月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沈阳大学校长。民建党内职务:民建中央委员、辽宁省副主委、沈阳市主委。

  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明友‍‍‍

  ‍‍‍王明友,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现任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负责组织、宣传、统战、工会、离退休及学校办公室、机关党委、档案馆、校友会和生产力研究中心等工作。1985年辽宁大学工业经济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辽大产业经济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辽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毕业。1999年辽大应用经济博士后。1988年开始任教,1991年任沈阳财经学院经管系教研室主任,1993年任国贸系主任;1996年任沈阳大学经贸系副主任,1998年任经济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2001年兼任国际商学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任沈阳大学副校长,2011年任沈阳大学常务副校长,2013年任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长期致力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及技术创新、工业旅游等领域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1项,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奖19项。分别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点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辽宁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普通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

  沈阳大学副校长 李鹏

  李鹏,195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学校行政方面日常工作,负责学校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团委、招生就业处、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系思政部。1982年7月毕业于沈阳化工大学,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先后任学校师资办主任、教务处处长、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基础课教学部主任、人事处处长、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市级研究课题十几项,获辽宁省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Fuel》《环境工程学报》《中国高教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环境分析与监测》《大学生素质教育教程》教材2部(8册),近350万字。1992年国家公派赴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留学;1998年入选沈阳市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入选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现兼任国际刊物《Natural Fibers》编委、审稿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库专家,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教育厅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环境学会副理事长。

  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露萍‍‍‍

  李露萍,1967年4月生,中共党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教授,现任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财务工作,负责学校场馆管理与对外考试服务工作。1989年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学生处、党委宣传部、计财处工作。曾任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计财处副处长、处长,2007年任沈阳市发展建设资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挂职锻炼),2010年任沈阳市发展建设资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13年任沈阳大学副校长。多年来从事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和财务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工作,曾获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要著述有《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高等农业院校管理干部科学管理导论》《张克威传》《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等。发表学术论文27篇。

  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克斌‍‍‍‍

  刘克斌,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研究员,现任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负责学校后勤、资产管理、基建、信访和安全保卫工作。1989年7月毕业于沈阳大学并留校工作,期间,先后在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澳门科技大学MBA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深造。1995年3月至2005年4月,历任沈阳教育学院(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外事处处长、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任沈阳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2010年8月至今任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从事环境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应用性研究,有效开展了节能减排、生态城市规划、绿色校园建设示范和管理等方向的应用及示范性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先后发表SCI、EI、CSSCI等检索论文16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承担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7项,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4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承担的绿色生态校园项目连续三年获得盛京环保奖,并已成为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和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示范单位,并作为典型进行了广泛推广。现兼任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能源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多次获沈阳市委、市政府专项表彰及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立省公安系统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

  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晓初‍‍‍‍‍

  王晓初,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负责人,辽宁省环境岩土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负责学校人才引进、人事、外事和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1989年毕业留校工作,历任人事处副处长、学生处副处长、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院长,2011年4月任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兼任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等职。长期致力于新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性能、路基路面工程、城市生态环境重建技术与环境岩土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资助项目、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资助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20多项;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明专利2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先后被授予辽宁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沈阳大学副校长 原忠虎‍‍‍

  原忠虎,1962年3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负责人,沈阳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沈阳大学副校长,负责学校研究生教育、科研、学报、图书馆和学会工作。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1984年至1998年,在沈阳工业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自控系主任。1998年11月调入沈阳大学,历任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科技处处长,2013年任沈阳大学副校长。兼任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沈阳市政协常委和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副主委、沈阳大学支社主委。长期从事电子信息理论、技术与应用方面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计划课题6项,市科技计划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教材5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共2项。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2002年)、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沈阳市优秀专家(2006年)、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

  ‍‍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淑梅

  ‍‍‍‍王淑梅,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负责学校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和国内教育合作与交流及附属实验学校工作等,分管教务处、信息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心理研究所、幸福城市研究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先后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研究生)和英国考文垂大学(研究生,政府公派),获双硕士学位;之后就读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历任沈阳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国际商学院院长(书记)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投融资管理、政府债务、现代服务业、产业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省、市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政府奖)三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是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辽宁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第一层次),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首批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负责人。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沈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沈阳市五一巾帼先进个人,沈阳市三育人标兵,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被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聘为辽宁省千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辅导员”。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辽宁省人大财政预决算评审专家,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高校跨学分修读课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高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人民政府智库专家。

  沈阳大学纪委书记 张嘉学

  张嘉学,男,1969年6月,汉族,辽宁喀左人,中共党员,现任沈阳大学纪委书记,负责学校纪委、监察工作。1990年9月-1994年7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政治教育专业学生;1994年7月-1996年8月,沈阳市新阳中学团委书记兼政治教师;1996年8月-1997年9月,沈阳新阳机器制造公司企业管理处企管助理;1997年9月-1998年9月,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工作人员;1998年9月-2000年12月,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科员;2000年12月-2001年5月,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副主任科员;2001年5月-2002年12月,沈阳市委政研室党建处副主任科员;2002年12月-2004年10月,沈阳市委政研室党建处主任科员;2004年10月-2007年4月,沈阳市委政研室党建处副处长;2007年4月-2010年2月,沈阳市委政研室党建处处长;2010年2月-2011年5月,沈阳市委政研室政文处处长;2011年5月-2011年10月,沈阳市委政研室信息处处长;2011年10月-2015年4月,沈阳市纪委办公厅副主任,综合处处长;2015年4月-2015年5月,沈阳市纪委研究法规室副主任(正处级、主持工作);2015年5月-2017年11月,沈阳市纪委研究法规室主任(副局级);2017年11月至今,沈阳大学纪委书记。

  ‍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