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2021年,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同意整合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设置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面向全国招生,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五朝古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国家园林城市——河北省邢台市,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讯发达,学院是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发展联盟、河北省服装职教集团、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和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院1979年建校,1983年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1991年承担原国家教委高职教育试点任务,1997年率先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2000年成为国家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2年移交河北省成为省属高校,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荣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学徒制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

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名,包括泰国、喀麦隆等国留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教授70余名、副教授240余名,留学归国教师20余名,各级教学名师21名,在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任职的教师20余名;另外聘任企业骨干、行业人才兼职教师200余名;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8个,国家精品课程1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2部;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总后勤部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服务国家军民融合和雄安新区建设,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的特色专业布局,设有汽车工程、服装工程、机电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艺术与传媒、经济管理、会计、资源与环境等10个系,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环境工程等56个专业。建有汽车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鞋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艺术与传媒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等13个校内实训中心,下设270余个专业教室、实验实训室,校企合作建立55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河北省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机电产品设计与智能检测应用技术中心、河北省高校汽车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鞋靴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技术转移中心、邢台市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机构、邢台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等13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政校企合作共建15个应用技术研发基地,企业驻校研发机构13个,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师生专利产出成效突出,长期位列《中国高职院校专利产出排行榜》排行榜河北省首位。

学院始终站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方阵,坚持“技术立校,军风育人”的办学理念,创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邢台模式”,形成了“军人作风+职业素养” 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与知名企业集团、原军队保障性企业及科研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断重塑新新时代“邢台模式”新内涵,创新“分流培养、分类成才”育人模式,实施“企业研发进校,学校设站进区”举措,搭建了师生协作“守敬创新工作室”,部分专业实现了“高端定制”,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学院注重吸纳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标准,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泰国、南非等国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校际合作,积极探索新的交流渠道与合作空间。2015年3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院与德国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办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电子技术2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在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师资海外培训基地”,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中持续发挥排头兵作用。与泰国合作成立中泰语言合作中心,与南非格特西班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南非服装分院,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国际化高技能技术人才。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新起点上,秉承“德能并蓄、敏行担当”的校训,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的把学院打造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凝心聚力、注重内涵,扎实推进国家优质校建设,在人才培养、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国际化办学与交流、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品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成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并深入推进应用型高职本科工程教育试点,向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迈进。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华北电力大学与河北省电力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04年经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评估为合格办学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保定。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南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25公里,北距北京141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地处"京、津、石三角"中部;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12.3平方公里),人口达一千多万(市区人口八十多万人),辖3个区、4个县级市、18个县。

科技学院依托华北电力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现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基础学科部等6系1部,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艺术设计、软件工程、英语、土木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

科技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在校生近7000人。学生毕业后授予国家统一印发的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授予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科技学院占地约500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教学设备齐全,拥有先进的英语语音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火电机组仿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34.9万余册。同时,科技学院还共享华北电力大学雄厚、丰富的教学资源。

科技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以华北电力大学优质教师资源为依托,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吸引名师来院任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8%以上,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以上。

科技学院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能动性,近五年来,学院自有教师承担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项,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52篇。

科技学院师生在历年"外教社杯"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或活动中,获奖达600多人次。学院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学生就业单位质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上研率保持在13%左右,相当数量的同学实现了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的梦想。

科技学院以创办具有电力特色的全国一流独立学院为宗旨,坚持"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工作方针,按照培养"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人才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成立了专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实训与创业基地,为学生搭建起施展才华、发挥能力的平台。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本着"办一所负责任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思想,认真履行"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承诺,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学校领导

姓名 职务
律方成 院 长
曹晓新 党委书记
宋 玮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牛同义 副院长
崔振国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李 鹤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刘锦康 副院长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