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外语学院简介

外语学院始建于2006年8月,最初由英语系和日语系合并而成。外语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3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60余人,双师型高素质教师72人,长期聘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外籍教师13人。

外语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000人,其中英语专业1200余人,日语专业近500人,韩语专业近200人,法语专业近100人.。毕业生大多数在外贸、旅游、餐饮、银行、会展等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翻译、营销、文秘和进出口业务等工作,还有众多毕业生从这里走向世界,赴韩国、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及就业。各专业毕业生广受社会青睐,就业率均在97%以上。

目前,外语学院下设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应用英语专业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法语专业教研室、韩语专业教研室、大学外语教研室和翻译研究所,开设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实务)、商务英语(翻译)、应用英语(现场口译)、商务日语、应用韩语和应用法语等专业课程。

外语学院拥有商务英语实训室、同声传译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韩语商务谈判实训室、法语商务谈判实训室各1间,以及10余间多媒体实训室和语音室,可同时容纳500人左右的学生上课。

经过近7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三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外语学院已成为具有较大办学规模和较高办学水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会计学院简介

会计学院属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7年11月,其前身是我院的经济系,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教学单位之一。会计学院具有一支专业理论和技能都十分精湛的师资队伍,设立以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和会计、涉外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五个专业方向。

会计学院的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兼职教师16名,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硕士7人。教师队伍中职称的比例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3人,中级的教师28人,是一支高素质、责任心强、专业技能娴熟、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学生2800余人,学院设有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务与审计四个教研室,有专业实验室8个,实验室面积约1600平方米,拥有较为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达388台(套),总值达168.56万元,校外稳定的实习基本有20余个。

学院注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配有专职辅导员和生活老师,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学生的心理、学校生活、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学院与学校各学生管理部门、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业、就业和创新能力。学院注重学生职业资格考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几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与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学院老师合影

管理学院简介

管理学院是涉外学院成立的最早的院系之一,现为管理学院和国际旅游学院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学院下设7个专业和2个专业方向:涉外文秘专业(办公室管理方向、涉外商务秘书方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航空服务方向)、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院突出实践性和国际化两大办学特色,推行“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涉外应用型人才。

学院院长张俐俐博士是从国家重点大学引进的知名教授,担任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学院根据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配备教师,建立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专业、行业经验等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所引进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实操能力。我院现有专职教师25名,兼职教师15名。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63%,具有副高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71%,双师型教师占62%,从教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占50%。学院的教师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亲子,崇尚知识,教学认真负责,钻研业务,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各类科研课题20多个,出版各类教材30多本,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学院目前有在校生学生近1300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党总支和团总支负责,配备了高素质的辅导员专门从事学生工作,并成立了学生会和团总支以及相应的学生社团组织。我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就业情况,成立了以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与辅导员经常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动态,对其就业进行指导帮助,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高达98%,获得各种从业和专业资格证书的学生高达99%。

为了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强化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和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学院不仅重视理论教学,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在校内建立实训室6个,与广东省各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40多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操和就业平台。学院还学习并引进欧美国家高职教育经验,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教学改革,试行了“三明治”式“2+1”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我国传统的先集中在校学习,后集中在校外实习的教学模式,将短期社会实践、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教学在三年内加以融合并穿插进行,对学生、对企业、对学校、对社会取得了非常有益的良好效果。具体是将学生在校三年的教学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分为四个阶段,使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实践和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得到充分落实:(1)第一至第三个学期为校内课堂教学+实训课程+短期社会实践;(2)第四学期插入校外集中顶岗实习+实习基地移动课堂;(3)第五学期回到学校继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4)第六学期安排校外分散毕业实习(或就业)+毕业论文(设计)。这种“三明治”式的高职应用型才培养模式将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环节高度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到实践中去实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社会和了解企业,之后再带着实习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目标回到课堂学习,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学院简介

信息学院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它起源于电子商务系和计算机系。计算机系和电子商务系是我校最早成立的系科之一,目前信息学院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学院共有专职教职员工3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网络规划师,等)5人,中级职称教师15人,行政及学生辅导员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超过60%,硕士以上学历超过60%。本院还聘请了一批优秀企业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我院秉承“勤奋、厚德、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教学中心、坚持服务宗旨、坚持就业导向、坚持能力提高的办学理念;弘扬“走向世界从这里开始”的大学梦,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创新培优、以赛促学等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为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和全市技能竞赛中获奖,在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信息学院欧建丽同学在动画设计赛中荣获一等奖,学院团组织获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授予“2008-2010年度广州市先进团支部(总支)”,在“2011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中,获信息安全项目优秀组织奖,获2011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信息学院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站设计师等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师,设备管理与系统开发等方向)、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工程师、游戏美术设计师等方向)、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师等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目前全院在校生共619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MAYA》是校级精品课程,其中《MAYA》在积极筹建省级精品课程。

我院教师近年主编、参编《信息安全概论 》、《数据库管理》、《物联网》、《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操作系统》、《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站设计与建设》等教材几十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外经贸部课题、广东省学科建设资金项目及横向研发项目多项。

我院实验实践设施齐全,先后建立了计算机应用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动漫实训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技术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信息学院先后与广州大海信息有限公司、广东天海威数码有限公司(蓝盾公司)、广州广移广告有限公司、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星网络有限公司、广州市汉明箱包有限公司、广东广凌计算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优一动画有限公司、新天下集团神舟电脑公司、广州智囊团广告有限公司等IT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实训、企业实习、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院学风良好,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院每年都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第二课堂活动,坚持教书育人,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

外贸学院简介

外贸学院在广州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学院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报关与跟单、国际货运代理两个专业方向)、国际金融(包括投资与理财专业方向)、市场营销(包括网络营销专业方向)等七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目前学生总数1352人,专任教师39名(含正副院长)其中有教授副教授6名,博士1名,讲师兼经济师18名,国际贸易师1名。

学院注重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成绩明显。近5年,我院教师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货币银行学》《外汇交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经济法》《现代物流概论》《经贸英语口语》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为校级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为校级重点课程。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先后与广州市穗林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广州旭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大唐善德(北京)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州森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视鹰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和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货真价实的利益共同体,先后与上述公司共同建立“广州涉外—穗林校外训基地”、“广州涉外——旭泽投资实训基地”、“广州涉外—大唐善德投资实训基地”,“广州涉外—森立人力资源实训基地”、 “广州涉外—视鹰校外实训基地”、 “广州涉外—和商校外实训基地”等等,使校企深度合作,放大、倍增、传递双方共同利益的新路子已经起步,学生的经济与金融实训实操、增强动手能力、顶岗实习、就业有了良好平台。
外贸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广东高校中名列前茅,2012年,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83%,超过广东省大专95%的就业率。毕业生广泛服务于各类国际贸易、营销、金融机构。学院始终把教学、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层次的依托,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

艺术学院介绍

艺术学院为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所属的二级学院。

办学理念:我院培养能适应海内外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富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艺术型专业人才,使艺术教学直接与市场接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择天下英才而教之”,广州涉外培养“三外两高”型人才:具有外语、外经、外贸专门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立志以修身,博学以报国,莘莘学子选择涉外,选择了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探索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与规律,办出涉外艺术特色。建校以来,我院已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师资雄厚:现有教授:黎希林,美术学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发表美术作品32幅,其作品《腾飞》获江西省特等奖、《华夏魂》获江西省一等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制作获中共中央、国务院先进集体奖和上海世博会荣誉纪念证书。并长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客座教授3名,即法国著名油画家维克多·奥利教授;著名服装设计师陈娟教授;中国著名国画家彭明和教授。我院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专任老师17人,兼职教师17人,中级职称以上占教师30%,双师素质教师占64.71%,骨干教师占35.29%.

汽车与电子学院简介

汽车与电子学院成立以来,根据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对高技能汽修人才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努力培养在汽车维修和应用电子技术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汽电学院的专业和专业方向

汽车与电子学院现有2个专业,4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汽车制造和装配。应用电子技术有应用电子技术(通讯)专业。

二、汽电学院专业教研室和师资队伍

1、汽电学院现有三个教研室,即汽车教研室、汽车实训教研室和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

2、通过引进、培养、聘请方式,形成一支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目前专职教师13人。其中中级职称占38.46%,双师素质占61.54%,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占35%。外聘兼课教师4人,并聘请15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

汽电学院现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和9个校外实习基地。

1、校内实习基地:汽车和电子实习基地。

(1)汽车实习基地有7个实训车间;面积922㎡;设备数138台(套);设备经费779.3万元。

(2)应用电子有5个实训室;设备数266台(套),设备经费125.37万。

2、校外实习基地9个

近几年来与校外9家公司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专业教材,进行科研和教改,企业人员进校讲座。实训基地完全能满足了毕业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四、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

1、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课学时超过50%。

汽电学院在2011级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中实验实习实训课学时在总学时中超过了50%。

2、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进行一体化改革

2009年,对汽车与应用电子两个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聘请校外教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专门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两门专业课开展了一体化教学。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操演示,学生学得快,知识记得牢,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应用与动手能力;对应用电子专业部分专业课和汽车专业的汽车空调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课程由专业老师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专职教师、兼课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

汽电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3人,校外兼课老师4人,企业兼职教师15人。由于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各有所长,他们共同进行教学研究研讨。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进行技术讲座和现场对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专、兼职老师发挥各自的特长,学生获得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五、汽电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100%

由于汽电学院突出了中心,强化了实践教学,手段多样,特色鲜明。从全方位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实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汽电学院100%的学生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多数学生还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学生到工厂实习时获得师傅的称赞,纷纷反应他们动手能力强,实习一开始就能动手操作。各相应的企业纷纷要我们的学生去工作。从2008年开始,连续四年汽电学院的学生就业率都达到100%。汽电学院的毕业生是合格的、优秀的应用研型高级人才。

社科学院介绍

社科学院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承担法律和社会工作专业课以及全校的思政与公共课。现设有“法律1个教研室”、“社会工作1个教研室”、“思政1个教研室”、“公共课3个教研室”。

社科学院目前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博士为先锋,以海归、名牌学府高材生和有理论和实践经验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社科学院负责人倪新兵副教授,曾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数据库专家,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理事,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在全国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0篇论文。其中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论点摘编”,2篇论文获省部级奖。出版专著3部;主持或参与6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一、法律事务专业:

多年来,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型法律专业人才为目标,取得了招生报到率高达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100%的骄人成绩。这充分说明了我院一直以来致力打造的“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学院想方设法将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学生把书本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便利条件。

一方面,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法律咨询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法律送到千家万户,学院学生逢假节日多次将法律知识送入社区、工厂、街头,为社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学生通过服务社会锻炼了专业技能,也为我院提高了良好的形象。

另一方面,学院还邀请校外资深法律从业人员到我院讲课,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邀请监狱管理人员、劳教所到我院交流。同时,我院学生为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提供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帮助,并对改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学院举办的“模拟法庭”列入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通过“模拟法庭”,学生自己组织、排练、表演,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使学生由静态的接受知识转向动态的思考分析,由理论分析进而投入到评判审理的实践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学方法上,五年来,我们上下求索,启用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教学方法。典型的劳教人员到我校讲他们的经历,劳教人员思想再次得到洗礼,同时也使我院的学生深受教育。另外,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受“戒毒劳动教养管理所”的邀请,到戒毒所参观并做专门演出,为勒戒人员带去文娱活动的同时使双方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院的老师也受戒毒所之邀前往讲课,并合作编写案例教材。

二、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具有独立的实验实训室,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实行“全程实习”和“三导师制”,并与珠三角社工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基层社区及企事业福利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发展。

(一)、 社工人才培养定位: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三年制专科,旨在“培养最好的基层社工员”:即掌握社工服务理念、知识和技巧,能够协助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志愿组织、政府部门等开展组织协调、服务实施、文书管理等工作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岗位最低、服务最实、技能最强、成绩最大”赢得社会的欢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广州市及珠三角其他地市:

1、专业社工机构及相关非营利社会服务组织;

2、基层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如区县民政局、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

3、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及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如社会福利院、社会救助站等;

4、社区组织及相关机构,如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

5、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如市、区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站等;

6、企业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及社会责任等部门。

(二)、培养特色

1、三导师制:学生入学后即配备由专业教师、资深社工、资深志愿者组成的三人导师组,在日常学习、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方面引导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

2、全程实习: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设置“4+2”实习模式,含课程并行式实习和专业集中实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3、主干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现代教育学、志愿服务导论、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调查研究与SPSS应用、社会工作案例分析、社会管理、家庭社会工作、老人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总而言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体现特色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法律、社工从业人员的铺垫,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表演艺术专业是我校2013年新增的一个集音乐、舞蹈、表演 艺术于一体的新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多元艺术文化市场需求的,一专 多能,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音乐、舞蹈表演人才。 报读我校艺术类大专学历专业,毕业后可通过我校的就业推送平台百分百推 荐就业;或通过我校对外学术交流、师资及留学生培训、互派选送渠道,入读 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院校。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