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信息安全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计算机、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具备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估、安全方案制定、安全技术开发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政治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上要达到如下的标准,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信息安全系统分析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4、了解信息安全产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信息安全工程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与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具有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5、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写、译的能力和专业外语文献阅读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四、核心课程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安全、操作系统原理及安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软件工程。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信息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网络安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 六、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 该学分不作为课程学分。是指要求和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各种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课余活动,并分层次规定相应学分要求的一种培养安排。按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技能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方面计学分。 七、修业年限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