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院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经国家交通部海事局批准的具备“国际远洋船员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并评定为A级海船船员培训机构。是江西职业教育十佳示范学校(高职类),江西省批准列入“十三五”升本规划学校。学校创办于2004年,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让青年来了就不想走”的共青城市,北望匡庐,东临鄱阳,仁山智水,地灵人杰。学校秉承“励志、博学、厚德、创新”的校训,坚持“工科为主,航运为特”的办学特色,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着眼行业发展,关注社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建成了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等工科为主,管理、经济、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航海学院、经管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创新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会计、艺术设计等41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41人。

学校坚持发展学生、成就教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建设幸福共科的人文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注重加强学生技术技能积累,形成了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国家与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奖126项。其中全国技能大赛中共获奖39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7项,其他1项);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获奖87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3项、其他1项、体育类获奖22项)。航运类专业学生连续二年参加了长江海事局举办的海员技能大比武,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两次获操艇项目第一名、获知识竞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学校设有校内勤工助学、技能大赛奖助学等助学基本项目,毕业生考取专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达98%以上,同时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历年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均在95%以上,在江西省教育厅2016-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市政府与学校共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学校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已入驻其中。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面向全国招聘人才,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术水平提升。学校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4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59人,占专任教师46.6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70人,占专任教师49.85%;“双师型”教师173人,占专任教师50.73%。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并聘请了胡德平、欧阳自远院士等一批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定期来到学校“鄱阳论坛”讲学。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近三年,学校共承担省级科研课题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8篇,其中SCI收录及核心期刊48篇,出版专著18部、教材4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98项。学校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优秀社科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教师论文及艺术作品获奖26项,各类教学项目获奖29项。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全国高职院校评估;近三年,学校均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江西省教育厅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年检。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青精神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智能航运研究中心等四个校级研究中心;建有13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有省财政投资664万兴建的电气自动化实验室、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室等实训实验室15个。有与省内外企业共建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113个。学校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硅谷圣马特奥三学院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与韩国大邱大学和南部大学结成为友好姊妹学校。

学校现有甘露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校区,西海航运培训基地1个,校办企业共青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1个。学校占地面积93.96万平方米(1409亩),已取得土地证67.16万平方米(100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69万平方米(已办理房产证的有21.4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25亿元。纸质图书70.4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有中外期刊208种,电子期刊8100余种。

学校坚持“工科为主、航运为特”的办学道路,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在专业设置上,以航海技术、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等工科为主,兼顾管理、经济、艺术等协调发展,不断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努力形成“人工智能+”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构建对接江西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的“新工科”专业群,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研究与产业发展导向相结合的科研体制和机制,不断提升科研能力,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扎实推进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新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学校举办者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清晰;举办者能够提供充足资金来源和保障,保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运行经费;学校拥有高水平、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的专任教师队伍,各项办学条件基本具备设置本科的要求。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申本已列入省教育厅以及教育部的发展规划,全校师生员工矢志前行,不忘初心,乘着十九大的强劲东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上下一心、锐意进取、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积极申办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领导

  学校校务委员会主席 邱小林

  邱小林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校务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青联副主席、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委员,江西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校校务委员会副主席 杨秀英

  杨秀英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校务委员会副主席。博士。曾任南昌理工学院副院长。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口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海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全国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协作会副秘书长。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南昌市劳动模范、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邱敏蓉

  邱敏蓉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讲师,留英硕士,产业经济学在读博士。现任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共青城市第二届政协常委、第十一届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民建工贸总支新生代支部副主委、海口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海南省青联委员、中加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荣获全省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先进个人、共青城市年度“三八”红旗手、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学校督导专员、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委员 王晓阳

  王晓阳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督导专员、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委员。全面主持学校党委等工 作。曾任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部长、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江西省第四、 五、六届省督学,曾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 员会委员,江西省院校设置评委会评委。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计算机用户》、《计算机世界报》、《江西教育科研》、 《江西劳动人事》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学校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扶名福

  扶名福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科协委员。曾兼任江西省科协副主席,江西省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江西省土木学会名誉理事长,江西省模具协会名誉理事长,曾任江西省教育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六、七届理事,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曾兼任6种国家级期刊的编委,曾为全国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通讯评议专家。为1995~2009年度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审批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7年审批为国家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人选,1998年评审为全国模范教师并审批为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人选,为江西省“555”工程领军人才人选。

  学校副理事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张华东

  张华东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理事长、校务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高级政工师、六级伤残军人。曾任第42集团军团长,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战功;曾任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九江市委常委、中共九江市委副书记、九江市政协巡视员。

  学校副理事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王修明

  王修明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理事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曾任德安县教育局局长、南昌理工学院副院长,有十多年高校管理经验。主持省教改立项项目3项,参与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和省教改项目各1项。

  学校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肖玉梅

  肖玉梅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分管发展规划、人事及常务等工作。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曾任南昌大学教务处处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论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获省级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论著《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学>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获省直机关十佳人民好公仆。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10多项。

  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委员 周声柱

  周声柱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分管纪检监察、党政工作、宣传、统战、组织、党校等工作。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此后即被分配到南昌大学工作,任谷霁光教授助手;1993年7月任南昌大学教务处副处长,2001年5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4月被任命为南昌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人文社科版主编。致力于史学教学和研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编辑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江西省社科优秀论著2部、优秀论文2篇。

  学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吴桃娥

  吴桃娥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分管学校招生就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建设、后勤、资产、财务等工作。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曾任九江学院副院长。主持省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教材三部,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学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刘德辉

  刘德辉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分管教务、督导、质量管理与评估、科研等工作。曾任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昌工程学院微纳驱动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曾兼任中国电工学研究会江西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高级会员和水力发电专委会委员,江西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江西省模具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科技厅、教育厅、水利厅、工信委等多部门科技评审专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10多项省级科研与教研课题;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或副主编教材3本。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郭纪林

  郭纪林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分管工程学院及技能大赛等工作。现任江西省工程图学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机械学会理事。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其中2篇被EI收录,出版专著15部;省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11项,曾获国家自然基金、江西省科学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专利、省优秀专利、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有20余年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学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胡忠阳

  胡忠阳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分管学工、人民武装、保卫(综治)、法务、工会、妇联等工作。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工作,曾发表高校行政管理论文10余篇,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

  学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刘金华

  刘金华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分管航海学院、船员培训中心。1989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专业;2000年02月曾工作于香港太古船舶管理有限公司;A类轮机长,无限航区电子电气员,长江海事局辖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资深评估员;2007年从事航海教育与培训工作,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机工英语》;具有多年丰富航海教育与培训管理经验。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