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坚持“开放、合作、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实、求精、求新”的校训。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几代“机电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学院已成为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部53所“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院校之一。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学院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6年获评首届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院奖和“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2017年获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918亩(其中长安校区600亩),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建有技术先进、工业化生产环境特质明显,具有“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生产”五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20个,各类实训室220个。有“国家级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浙江省机电技术类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成了智能制造基地,内设精密制造技术中心、“浙江智造”公共实训基地、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心、自动控制技术中心、应用电子技术中心、3D打印技术中心。还建设了轨道交通技术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计算机技术实训中心、应用电子技术中心、楼宇智能化技术中心等实训、技术中心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5亿元,生均教学设备值近2万元。

  学院设有机械技术系、电气电子技术系、材料技术系、交通技术系、信息技术系、经贸管理系、设计与艺术系、国际教育系等教学部门;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3个专业,71个专业方向,其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六个专业为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有7 门国家精品课程,7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0个省级优势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 项、二等奖4 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5 项。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808人,专任教师440人,其中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30余人,副高职称以上180余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5名,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4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4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技术能手3名、省级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名,省首席技师1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省专业带头人21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名。

  学院积极探索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道路,与浙江大学、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浙江省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在省内共建“浙江省中小企业机电技术应用中心”;与申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浙江省滑动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GE、欧姆龙、西门子技术应用等实验室,与费斯托等建立“浙江智造”省级公共实训基地。获企业捐赠达4500多万元;与北京精雕、德国DMG、瑞士GF、中控科技集团、娃哈哈集团、华为公司、思科中国、圣奥集团、先临三维等企业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23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聘请200余名行业专家担任学院办学、产学研、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汽车曲轴随动磨削机床及其相关工艺》等一批产业化项目。与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多腔注塑模热流道技术及应用研究”获200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学院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杭州市科技创新十佳高校院系、科研院所”,2011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10-2014年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名列全国十强。

  学院把“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特色,坚持“能力为本,实践领先,学练交替,重在综合”的实践技能教学理念,积极推行技术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学院坚持以赛促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技能大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各类奖项450余项。学院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近100%,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学院先后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和社会培训。近年来,积极引进国际师资,开拓境外培训,成为全省最大职教师培训基地、电力行业许可培训项目门类最全培训单位。2012年成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协作联盟”、“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秘书处。2012年,教育部批准我院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又先后在我院设立了“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协作联盟”秘书处和“浙江省制造类职业能力开发研究所”;2015年获批在我院设立“浙江智造”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6年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电工、车工、铣工、钳工、智能楼宇管理师、模具工、汽车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初、中、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核与鉴定资格。近年来,培训鉴定77928人、鉴定(考核)60606人次;承办了世界技能大赛邀请赛、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260余项。

  学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抓质量、建特色、创品牌。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素质教育,打造“风雅机电”文化育人模式,建成“双休日工程”、“金石文化”等2个浙江省级校园文化品牌;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坚持行业性与区域性并举、教学与科研并进、培养与培训并行,立足杭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努力把学院建成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具“机电特色”、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黄道平

  黄道平,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兼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类专指委主任、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高职分会副会长,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职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先后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省(部)厅级课题10余项。在《中国高教研究》、《高校理论战线》、《中国高等教育》、《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创新创业与就业》和《心理健康》等全国高职院校教材。

  主参与的《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文化人,让“风雅”成为技能型人才飞翔的翅膀》项目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创新实践》获首届“全国机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特色方案类一等奖。

  院长、党委副书记: 丁金昌

  丁金昌,男,1962年8月出生,浙江乐清人,二级教授,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95.1-2000.2年任温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2000.3-2006.6年任温州师范学院副院长,2006.7-2015.3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2015.4任现职至今。

  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任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现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中国职教学会高职分会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兼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职分会会长,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材料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

  现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和有机化学研究,在职业教育研究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哲社科基金等省级项目7项,主持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研究》等专著4本、编著2本。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第七届、第六届国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根据2016.1出版《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报告》排名,名列教育领域高被引作者第3位,职业教育名列首位;2017年一级学科排行榜(职业教育领域)名列第二。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演讲的报告题目有:《新时代 新高职 创建特高高职院校和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创建优质高职院校 及其路径选择》、《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培养高职不可替代性人才》、《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和凝练》、《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课题选择与热点问题探索》、《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实践导向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与办学特色 》、《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及其国际化办学》、《现代学徒制有关问题的探讨》等10多个专题。

  在有机化学研究方面,主要研究含氟β-咔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过渡金属催化芳基硼酸参与的有机反应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等10余项。先后在《J.Org.Chem》、《Synthetic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4本。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高教学会等多项优秀研究成果奖。

  党委副书记: 周增逵

  周增逵,男,浙江兰溪人,1969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1991年8月自杭州大学数学系数理统计专业毕业后,先后在省教委人事处、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干部处工作(其间在杭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9月任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干部处副调研员,2010年7月任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干部处副处长,协助负责人才工作和全省高职院校干部工作。2015年6月起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协助负责组织、人事、统战、离退休、工会工作,分管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离退休办公室)、工会办,联系计算机工程学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 耀

  张耀,男,1962生,硕士,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创新团队省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省滑动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省教授级高工评委会成员。2003年被选为浙江省高校控制工程与科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4年入选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06年被选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当选省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指委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2013年当选为浙江省电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2015年被选为机械教指委自动化类专指委副主任。

  承担国家“863”项目“汽车曲轴随动磨削机床及其相关工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1.5~2.5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省重大科技专项“铸造工业机器人整机研发及产业化”、“传统豆制品生产现代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及生产线集成示范”;主持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五轴联动卷簧机的研制”等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多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共享课各1门,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共享课各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2项,浙江省机械科学进步三等奖1项。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邵文娥

  邵文娥,女,浙江上虞人,196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1992年7月自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流体机械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从事泵及其系统的设计研发和横向技术服务工作,先后任水泵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分院副院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2010年7月起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2012年3月兼任工会主席。现主持学校纪委全面工作,协助分管监察、审计、保卫、党建、制度建设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室、审计室、保卫处、组织部(党建);联系汽车工程学院。兼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党风廉政建设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党建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育纪检监察学会理事。

  党委委员、副院长: 王建林

  王建林,男,1964年1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浙江省机电集团科教办公室主任、浙江省职教集团筹建办公室主任。

  兼任第十届浙江省督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赛事保障工作秘书长、教育部机械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竞赛与资源转化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职工教育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维修电工专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职国家改革示范立项建设学校校长协作会顾问等。

  现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主持的“‘双元制’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企业适用的成人‘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排名第三)的“基于职业标准物化的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部、厅级课题7项,参与省部级、厅课题6项。在《中国高教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先后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个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职业技能鉴定优秀工作者”、“全国百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先进院校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机电集团公司十周年庆“十大突出贡献人物”、浙江省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党委委员、副院长: 周纯江

  周纯江,男,浙江宁波人,1970年12月生,工学硕士,教授。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2年6月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先后任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机械科教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学校组织部长、宣传部长,2011年12月晋升教授,2012年1月至7月在美国太平洋大学任访问学者。2013年12月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宣传部长,2015年6月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要从事机械CADCAM技术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EI收录7篇。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6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入选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省151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 丁明军

  丁明军,男,浙江上虞人,1967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工学硕士学位,教授,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

  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2010年1月获浙江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在杭州节能设备厂工作,历任产销办副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96年9月调入浙江机械工业学校从事教科研工作,2000年浙江机械工业学校升格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后一直在学校工作,2000年7月至2003年4月任电气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任教务处副处长,2005年1月起任教务处处长,期间还担任学校示范办主任、评估办副主任、评估办主任等职务,2014年5月任学校行政第一党总支部书记,2015年11月任学校党委委员。兼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与评价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职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参与项目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主持省教育厅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要参与3项,主要参与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及主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横向课题十余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及全体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教研论文十余篇。是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党委委员: 王斌

  王斌,男,浙江德清人,1968年8月出生,副研究员,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组织宣传(统战部)部长。

  1991年参加工作,任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教务科干事;1996年9月起任浙江机械工业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其间:1997.09-2000.07在浙江大学货币银行专业学习);2002年2月起,先后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办、院办主任,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长,人事处处长,纪检监察室主任,学院纪委副书记,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等职。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兼任机械工业高职与中专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财会研究》、《黑龙江高等教育》等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近20篇;主持省教育厅《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浙江高校文化创新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等省厅级课题10余项。

  院长助理: 倪志明

  倪志明,男,浙江绍兴人,1965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

  1987年参加工作,历任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长、团委书记、人事处长、组织宣传处长、行政第一党总支书记、党院办主任等。2012年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分管学校长安校区综合管理工作。主要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和党群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及参与了《核心竞争力与高职院校发展》、《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职院校管理研究》、《办学经济规模及拓展模式可行性研究》等课题研究;先后发表了《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高职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措施》等论文,《高职院校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的建立》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高职院校实行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论文三等奖。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