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经济学院

经济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经济运行机制基本规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化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经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实务、东南亚南亚商务、企业创业策划管理、经济运行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跨专业综合仿真模拟实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专业实验实训课、跨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论文写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类国有企业、非国有大中小型企业、相关政府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经济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金融理论和方法、国家金融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系统了解金融专业知识,具备金融实务行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化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与金融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方法。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实务、国际金融实务、金融创新理论、金融衍生品管理、中央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实务、经济法、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电子商务、企业创业策划管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商业银行运行模拟经营实战演练、经济运行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跨专业综合仿真模拟实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专业实验实训课、跨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论文写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投资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经济学、投资理论和方法,国家投资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系统了解投资专业知识,具备投资行业业务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化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与投资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投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国际投融资、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投资学科研究方法。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投资学原理、管理学、公司理财、投资组合管理、投资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实务、期权与期货实务、创业投资实务、私募基金实务、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投资估价、证券投资分析、个人理财规划、投资法、工程合同管理、项目评估、项目融资、房地产金融与投资、管理运筹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经济学沙盘模拟对抗、金融投资经营沙盘模拟对抗、ERP综合实训、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投资公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融资公司、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外贸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化视野、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和外贸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国际金融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商法、跨境电子商务实务、东南亚南亚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企业创业策划管理、经济运行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跨专业综合仿真模拟实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专业实验实训课、跨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论文写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类国有企业、非国有大中小型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在相关政府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经济、贸易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国际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掌握国际经济、管理、商务、贸易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化视野、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和外贸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管理、商务、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商务专业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国际商务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营销经纪人实务、职业经理人实务、商务会展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跨境电商实务、国际商务法律环境、东南亚南亚商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贸易实务、企业创业策划管理、经济运行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跨专业综合仿真模拟实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专业实验实训课、跨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论文写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类国有企业、非国有大中小型企业从事各类商务工作,在相关政府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经济、商务、贸易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法学院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现代化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情况,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及运用法学知识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史、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东南亚国家法律制度、民族法学、金融法学、计算机及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阳光司法庭审进校园活动、司法实训教学模拟系统运用、司法考试系统运用、案例分析系统运用、法律文书写作系统运用、法学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法学课程实践、法律部门实习、模拟法庭活动、开设《审判实务》课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相关法律部门从事法律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等部门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具备科学认识、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文化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接受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临床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管理、社会机构运营以及社会福利行政等方面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并进行社会工作督导及社会工作研究。

主干课程: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人类学。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原理、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行政、工业社会工作、法律社会工作、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计算机及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个案工作实验、小组工作实验、社区工作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相关政府服务与管理部门、民政系统、司法系统、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工会系统、共青团系统、妇联、残联、大中型企业、社会服务部门、非政府组织(NGO)以及城市社区组织从事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员工服务与管理、社区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策划营销以及体育保健康复等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社会体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组织与管理社会体育各项工作,指导大众体育健身和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指导大众体育、体育保健、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技能与指导方法;具备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市场策划营销的基本技能;掌握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及训练方法,具有从事社会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健身指导、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运动营养学、体适能、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与方法、体操、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体育康复实验、体质测量等实验。

就业方向:各级体育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社会体育管理机构、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门的体育行政管理、咨询指导、产业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休闲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休闲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受到休闲体育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掌握休闲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指导休闲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具有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休闲学。

核心课程:休闲体育学、休闲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学、康体养生与保健、运动营养学、体适能、野外生存技能、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体育康复实验等。

就业方向:可在休闲体育事业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政府或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休闲体育工商企业(如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健身休闲俱乐部、星级酒店康乐部、SPA休闲会所、温泉度假饭店、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语言文字实践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阅读古典文献和检索文献、查询资料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的文秘职业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美学、写作、秘书学及实务、公共关系学、影视艺术、计算机及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公共关系实务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文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台、电视台、多类网站、旅游部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语言学、新闻、编辑、教育、文秘、公关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文科考生。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较高涉外交流能力及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的使用汉字,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国际汉学、汉字学与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写作、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口语、书法、普通话、计算机及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汉语语言现象及对外汉语教学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大学、中学、语言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到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到各类涉外单位、涉外机构、涉外团体、涉外企业等从事相关涉外工作;到各类企事业单位、报社、电视台、多类网站等从事行政、管理、组织、策划等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文科考生。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外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伦理道德、思想政治素养、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写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及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公关、广告策划、创意的一般能力;能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报刊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传播学导论、新闻摄影基础、广播学、广告学、写作、公共关系学、新闻法律与职业道德、现代新闻报道、新媒体研究、都市类报纸研究、非线性编辑、应用电视学、计算机及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新闻摄影实践教学、新闻编辑实践教学、新闻媒体专业实践。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政府宣传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多类网站,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企宣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主持、宣传、文秘、策划及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文科考生。

广播电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技能、宽广的科学和文化知识,熟悉我国新闻与宣传政策法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基础的调查统计方法;熟悉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与伦理知识,以及新闻媒体传播业务,广播电视节目采制技术;了解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动态以及理论前沿;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等方面的能力,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使用传播新技术的能力;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论、现场报道与主持、节目策划等专业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导论、广播电视概论、广播学、应用电视学、中外广播电视发展史、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摄像、电视播音与主持、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新闻事业管理、电视节目概述、计算机及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广播节目制作课堂实践、电视节目制作课堂实践、媒体实习。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站等大众传媒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导、策划、摄录、制作、播音和主持等工作;到宣传、教育、司法、文化管理等部门以及企业从事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广告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广告学理论知识和策划、设计、创意等实际操作及创作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且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广告学、传播学和营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广告政策与法规,理解广告活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了解国内外广告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理想、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和发布的基本能力以及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与活动操作能力;具备市场调查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市场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以及在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有效实施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发布活动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

核心课程:传播学导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中外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广告摄影学、市场调查与效果评估、广告设计基础、经济学原理、CIS战略研究、平面广告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新闻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广告文案实践教学、广告设计制作实践教学、市场调研实践教学、广告公司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新闻、出版、影视、广告、文化产业等部门从事广告管理和广告业务工作;到各类广告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经营管理和市场调研等工作;到各类企业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及策划等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掌握商务、旅游或对外汉语教学等专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一定的第二外语能力,在商务、旅游、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技能,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到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学校等部门,承担管理、翻译、外贸洽谈、文秘、英语编辑、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本专业开设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高级听力、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概况、翻译和第二外语等必修课程;并开设国贸实务、经贸英语、旅游英语、导游业务与政策法规、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程。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英语专业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每年都举办外国戏剧节、导游技能大赛、导游实地模拟、口译比赛、翻译比赛、写作比赛、辩论赛、电影配音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本专业还与多家英语培训机构签订协议,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机会。此外,借助学校的合作办学机制和对外交流平台,本专业可为学生提供到对象国家学习交流、带薪实习的机会。本专业学生在考研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三年毕业生平均考研率都在10%以上;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得过全国特等奖;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每年均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2012年还获得全省第一名,代表云南参加全国比赛获全国二等奖;2015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阅读大赛”中,我专业参赛学生均获得省级一等奖。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适应力强,就业面广。学生毕业后能到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等部门,承担管理、翻译、外贸洽谈、文秘、英语编辑、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由于强调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毕业生每年就业率都在95%以上,很多学生尚未毕业就已被用人单位录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统考外语限英语,并要求加试口语。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商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对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外经、外贸实际工作,独立完成外经贸业务,从事商务活动,胜任商务谈判、单证处理、文秘、翻译等工作,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商务英语谈判、经贸英语、国际营销英语、会展英语、金融英语、外贸函电、商务报刊选读、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单证操作(英语)、经济管理常识、东南亚南亚经济概况、英美概况、西方文化入门、国际商业文化、金融学概论、国际商法、电子商务基础、BEC考试强化。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并完善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坚持的教学理念。本专业会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及竞赛,丰富“第二课堂”。每学期分别为学生举行商务知识竞赛、商务翻译比赛、公文写作比赛、模拟商务谈判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和外语戏剧节等活动。本专业重视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行业实际情况及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争取让学生多参与“南博会”“昆交会”等各种大型会议的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工作。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到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等部门,承担外贸洽谈、驻外商务代理、旅游等领域的口笔译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统考外语限英语,并要求加试口语。

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能力、广阔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有一定跨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日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日本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并掌握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在掌握好本专业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旅游管理或对外汉语的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日本概况、日本文学、日语语法概论、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文学作品选读、高级翻译、旅游日语、商务日语、高级口译等。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除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本专业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如日本云南联谊协会实习基地、中国国际旅行社等,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本专业和国外多所院校签订友好交流协议,安排学生赴日进行假期短期留学或开展3+1留学项目。丰富多样的课外实习以及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2014年云南省日语能力比赛中本专业两名参赛学生获得了三个一等奖中的两个一等奖。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到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等部门,承担管理、翻译、外贸洽谈、文秘、编辑、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泰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能力,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化、社会等相关知识,同时有旅游、国际贸易、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泰国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本专业十分强调学生对第二外语——英语的掌握,学生一进校就开始进行不断线地学习。另外,为适应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国际贸易或对外汉语方向的专业知识。本专业采取“2+1+1”培养模式。学生三年级将到泰国著名的清迈大学学习一年。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泰语、高级泰语、泰语听说、泰语读写、泰汉翻译理论及实践(包括笔译及口译)、泰国概况、泰国文化、泰国文学选读、泰国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旅游泰语、经贸泰语、第二外语英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在课外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活动中。专业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和外事活动,并在三年级组织学生到国内相关单位实习,或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到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等部门,承担管理、翻译、外贸洽谈、文秘、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越南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越南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具备商务、旅游或对外汉语教学等一门专门技能和较好的第二外语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越南语语言和文学知识,熟练掌握越南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需较好掌握英语,具有商务、旅游或对外汉语教学三个方向中的一项专业知识。本专业采取“2+1+1”培养模式,学生三年级将到越南高校学习兼实习一年。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越南语、高级越南语、英语(二外)、越南语语音实践、越南语听说、越南语读写、越汉翻译理论及实践、越南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越南国家概况、越南文化、越南语高级视听、旅游越南语、经贸越南语、国际贸易、旅游管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除了十分重视课内实践活动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早读晚听”、流动板报、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翻译比赛、电影配音比赛和外国戏剧节等。本专业学生三年级在越南高校学习兼实习,切身体验越南语言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本专业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各类比赛和过级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如获得云南省高校第三届东南亚语种演讲比赛越南语专业组三等奖,云南省2014年越南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级通过率达95%,B级通过率达97.8%。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到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等部门,承担管理、翻译、外贸洽谈、文秘、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理工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有扎实宽广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借助数学、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备较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发展潜力,能够在社会各领域,特别是经济金融领域,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研究如何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科技、经济、金融、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重视基础、突出应用、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是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修养、掌握数学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解决有关金融、投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数据库设计与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财政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及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学校及社会各领域,如工农业、交通运输、天文气象、教育、管理等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工作,能够在计算中心、计算站承担数学模型和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也可报考现代数学、应用数学、经济、金融、管理、精算、保险、信息等方向的研究生。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科研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电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Net开发技术、分布式系统、Web开发技术、软件重构与设计模式、计算机新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管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与系统维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严格的热点软件技术思维训练与工程训练,具备软件工程管理知识和能力,了解知识产权和法律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大规模软件研发、高层次软件管理和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为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接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能胜任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等工作;拥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很好地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在较短时间内能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EE架构技术、高级数据访问技术、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项目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重构与设计模式、Web应用程序开发、软件项目实训、软件测试、软件新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大型软件研发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内外软件开发企业、软件外包服务项目企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研发、高层次软件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技能,具有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管理、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能力,电子信号的获取及处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的专业。学生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理论、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集成和管理电子设备和信号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

核心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及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基础、传感器技术与应用、LabView与虚拟仪器、通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电信部门、电子及信息设备设计和生产等单位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也可到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宽口径专业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培养从事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科技开发与工程实施及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在电子、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等交叉集成学科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专业教学技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分析、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的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和掌握对信息及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法规标准、产品需求、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方式;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解决物联网领域工程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无线传输与定位技术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实验环节、实习环节,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建筑工程学院

城乡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建筑设计、各类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知识,进入社会后继续努力能成为从事建筑设计、群体建筑规划及设计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成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方面的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或教学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等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接受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原理、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适当处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迹的相互关系,并具备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设计、建筑学。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阴影透视、美术、初步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CAD辅助工程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城市地理学、村镇规划、室内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社会实践、城乡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划、设计、教学、科研、房地产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及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保护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建设决策咨询、建筑设计与管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等工作,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设计与开发、建筑设计、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建筑学专

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建筑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相关的法规、方针和政策。具备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课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建筑初步、建筑设计类课程、中外建筑史、室内设计、城市设计,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实务及法规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基础训练:建筑及建筑环境认知分析、历史建筑测绘、建筑表现技法、快题训练;

2、设计实践:建筑设计类课程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3、课程实验:建筑材料实验、建筑力学实验、建筑物理实验;

4、工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城市建设管理的设计、教学、科研、房地产、规划等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设计与开发、建筑设计、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BIM技术相关软件、BIM管理体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熟悉BIM思维模式,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打造面向建筑数字信息化时代的BIM人才以及具有工程师基本认知训练及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基于BIM需要的管理协调能力,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以及继续深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

主干学科: 力学、土木工程 。

核心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CAD应用、理论力学、普通化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设有建筑业管理、城市道路与交通、环境工程概论、建筑灾害学概论、建筑设备、房屋建筑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路基路面工程、市政工程、建筑结构分析软件应用、工程造价、工程地质与水文学、工程监理概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抗震设计、桥梁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工程测量实习、建筑材料试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建筑施工技术实习、工程项目管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公司、规划及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成为BIM建模员、BIM专业工程师等,还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熟练掌握BIM技术相关软件及BIM管理体系、具备工程项目与造价管理、工程力学及结构、工程招标与投标、工程项目融资与房地产投资评估、建筑法规与工程制图、建筑施工及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进入社会后继续努力成为建筑行业急需的BIM人才以及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的工程管理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接受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以及BIM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法规和规范,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运用BIM思维及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

核心课程:工程管理概论、画法几何、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与CAD应用、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工程力学、线性代数、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及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建设法规、项目投资与融资、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基础、工程经济学、工程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三维场布、信息集成可视化、三维巡游动画、工程概预算与造价软件应用、工程概预算与造价课程设计、国际工程管理英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国际工程估价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综合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公司、规划及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工作,也可成为BIM建模员、BIM专业工程师等,还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工程造价专业

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信息模型基础、BIM技术应用、管理学、 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经济法规和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建设工程计量、计价与管理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备从事BIM技术、工程咨询、施工、开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以下知识:建筑及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编制和管理、工程经济及工程造价、工程投资及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工程识图、制图能力等基本技能;掌握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初步的科学研究、工程招标、投标文件的编制方法,具备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建设法规、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定额原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项目投融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给排水,电气,设备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砼与砌体结构、钢结构与组合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制图、建筑材料试验、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建筑施工技术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公司、规划及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工作,也可成为BIM建模员、BIM专业工程师等,还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限招理科考生。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学科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逻辑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营运管理、中小企业创业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商务沟通、经济应用文写作、“决战商海”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工业企业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多专业综合仿真实训、ERP综合实验、企业商业对抗、高等数学、计算机及网络等。

高年级阶段,劳动关系管理方向开设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关系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经营实战模拟K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方向开设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及应用;公司理财方向开设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习基地多专业综合仿真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习、专业实习(包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管理咨询机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和咨询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学科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决战商海”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工业企业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多专业综合仿真实训、ERP综合实验、分销渠道管理、顾问式营销、电子商务及应用、国际贸易实务、广告学、公共关系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及网络等。

高年级阶段,客服管理方向开设管理沟通、服务营销、商务谈判、危机管理等;市场开发方向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技能训练、市场营销策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商务沟通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习基地多专业综合仿真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习、专业实习(包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各类通讯、交通、能源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管理咨询机构和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市场策划、市场调查与开发、客户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学科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人员素质测评、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员工培训与开发、社会保障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ERP)实训、“决战商海”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工业企业模拟经营实战演练、多专业综合仿真实训、计算机及网络、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习基地多专业综合仿真实训中心、校外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