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普通高职院校,是省政府规划的升本高校。学院地处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区、中原经济区三区叠加发展区域,郑汴一体化的中心,学院承担着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航空港区、郑州汽车工业园区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办学30年来已有十万余名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工作着,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接近100%。学院的办学事迹受到国家省市100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表扬,被誉为“技师、工程师、企业家的摇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指导先进院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学院多次被评为“省级办学先进单位”及郑州市“十佳院校”等荣誉称号,河南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党组授予我院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时任国家教育部长周济、河南省长郭庚茂、国家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到我院调研,对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千余亩花园般的校园,30余栋教学科研大楼,近万名在校生,620多名专兼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讲、高工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0%以上,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再加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在我校任教的专家教授已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学院近亿元的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室81个,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 郑州海马校外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被评为郑州市重点实验室。100多家国家大中型企业授牌授证书确立为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和校企合作实验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图书馆百万册图书,千兆校园网,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2500多台先进的计算机,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建有两个大型体育运动场、一座室内体育中心,足球场、网球场 、篮球场等。学生宿舍为标准四人间,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电脑桌、书柜、宽带等设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近千万元,建有60个标准化考场;校内机动车检测中心;校内工厂一家;汽车实训中心,基本实现以师带徒。

  学院设置七系四部: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贸管理系、基础教学部、中专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现开设专业51个。2016年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品牌专业”;2016年省教育厅授予我院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称号。

  学院实施“专家治校”战略。外引内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集团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建具有专业特点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始终把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作为工作重心。实行校企合作,厂门校门对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生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学院竭尽全力为祖国培养品德好,专业技术过硬,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目前学院正遵照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培养所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身办学层次,为把学院办成一所现代化的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学校领导

  陈卿:学院创办人、董事长,教授、高级工程师、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河南省科技实业家、河南省劳动模范、国家省市先进工作者,中国高校杰出校长、全国杰出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出贡献专家;负责学院全面工作。

  曾担任教育部开发大西部教育顾问,“九三学社”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两次到欧美等国考察访问,先后五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担任华中电气化研究所所长期间,攻克多项电子科研项目。出版《电工基础》、《机电一体化概论》、《家用录像机》、《家庭影院》、《IC在家用电器中的控制作用》、《实用录音机检修技术》、《VCD视盘机检修》、《公关礼仪》、《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实务》等著作30多部。撰写论文10多篇。

  陈国云:学院党委书记,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杰出人物、多次荣获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负责党务全面工作。分管两办、组织、党校、统战、财务、武装、工会工作。

  2008年4月参加北京大学职业院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2012年7月参加河南省社会科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2015年5月,参加浙江大学“郑州市民办教育杰出人物研修班”学习。曾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电子与电器技术基础》、《中华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等10部著作。其中主编的《体育与健康》被国家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冯志亮:院长,研究生学历,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分管招生、人事、对外合作交流、新校区征建、后勤、基建、校产管理工作。多年来曾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获得部级科研课题二等奖3项、获得省级科研课题2项,出版著作4部。

  窦玉玺:副院长,1954年出生,河南原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分管教学、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监控、评建、学生实训、高教研究、信息化与网络技术、数据统计、图书资料、学报工作。

  陈兴华:副院长,1956年7月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分管宣传、学生(团委)、维稳、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同时协助书记分管党务工作。

  武耀春: 副院长兼纪委书记,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郑州市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考评员;分管教学、专业建设、高教研究、信息化技术、图书资料、学生实训、校企合作、纪检审计工作。

  主编、参编了《立志成才》、《美德读本》、《电子与电器技术基础》、《家电检测集成电路》、《电工与电子技术》、《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实务》等多部专业著作及教材。近年来在CN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获得《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人文素质提高路径研究》、《电工技术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教师职业发展指导平台建设与研究》等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康小强: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高级经济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负责党委学工部、发展规划处、监察审计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校长安排的其他工作。

  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管理、心理健康、高校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著有《财务管理实务》、《心灵之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发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逻辑选择与对策》、《高校学生工作从培养静气、正气、生气开始思考》等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课题5项,发表新闻400多篇,诗歌近百篇。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