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是199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公办普通高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江苏省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我国职业教育先行者、著名国画大师、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的正则女校,距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

  学校坐落在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美丽的十里长山南麓,依山建园,藏秀聚才。学校传承吕凤子先生“崇爱尚美”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亲情服务,全面关爱学生,形成了“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办学特色,文化育人特色品牌荣获教育部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34个专业,是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师资培养基地、国家级“工业分析与检验实训基地”、全国“双证制”工作研究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理事会副理事长成员单位。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3个,江苏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和综合实训基地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3项。有校内实训基地53个,建有数控、自动化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校内实训实验室134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46个。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63万余册,纸质期刊600多种,电子图书300万种。学校设有全面素质教育研究所、吕凤子研究所、沈括研究所和赛珍珠研究所等,并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台湾环球科技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师资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589人,其中正高27人、副高261人,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特聘中国工程院顾心怿院士为学校发展顾问、清华大学夏清教授等30人为学术导师、原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李元喜将军为兼职德育教授。现有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69工程”学术带头人及科技骨干15人,省、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0人。近几年来,教职工主持完成各类课题400余项,出版专著34部、大学教材80部,专利数9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0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410余项。《镇江高专学报》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生,同时承担地方中小学师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各类成人学员4000多人。近年来,有9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十佳自强之星”、“第四届中国母亲河奖”提名奖和全国茅以升教育奖,82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10多名同学在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40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470多名学生在全国和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很多校友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岗位或成为企业管理岗位骨干,一大批优秀校友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行业标兵等荣誉。

  学校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得了“全国高职创新教育杰出贡献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文化育人,培养“能胜岗+能转岗”的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大学园区新校建设,不断充实内涵,创新管理,集成优势,提升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条件优良、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领导

  林枫,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卫生管理研究员。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南京大学经济法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5年任句容县人民医院医务股副股长,1987年任句容卫生职工中专书记、副校长,1992年任句容县卫生局副局长,1993年任句容县袁巷乡副书记、副乡长,1995年任句容市天王镇副书记、镇长,1996年任句容市石狮乡书记,1997年任句容市卫生局书记、局长、医保中心主任,1998年任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书记、院长,2001年任镇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医疗保险局局长,2007年任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其间曾兼任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金融办主任),2010年任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局长兼党委书记,2015年任镇江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2017年7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主要社会职务有:江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研究所所长,国家卫计委全国卫生干部培训师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理事及卫生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理论创新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政府行政和医疗保险、卫生管理、医疗改革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保障、卫生经济、卫生事业管理和医疗制度改革。在《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社会保障》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人社部、江苏省及我市各类课题10余项。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联系卫生护理学院。

  丁钢,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1990年参加工作;2002年1月任江苏大学冶金学院分团委书记;2003年5月起,在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任发展研究室副主任;2004年1月任发展研究室主任兼校长办公室副主任;2008年1月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兼机关第二党总支书记(2011年1月起兼发展研究室主任);2012年10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2012年12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2015年12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3部、合著5部,在《高等教育研究》、《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0多项。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财务处、审计处、督导考核评价办公室。联系丹阳师范学院。

  王桂龙,江苏扬中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镇江市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镇江市第五届、第六届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自1987年起历任镇江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镇江高专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处长、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校教务处处长等职。2012年10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2012年12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2017年8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曾获得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镇江市“新长征突击手”、镇江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镇江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主持和参与了全国、省、市多项课题研究,独立完成专著1部,合作完成专著1部,参与撰写著作6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一专著获江苏省第七届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镇江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优秀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 一教学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一教学成果(与一人合作)获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负责党务工作,分管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新闻中心)。联系电气与电竞学院、交通学院。

  万碧波,上海青浦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兼任镇江市教育工会女工常务副主任。1983年毕业于镇江师专,在丹阳吕城中学任教。1985年在镇江市职业大学工作。1992年起在镇江高专工作,历任外语系主任助理,机械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人事处处长、兼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2012年10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2012年12月起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镇江市“工会女职工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重点2项);出版《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等著作3本(其中主编2本,副主编1本);在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分别获得江苏省、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全国学会优秀科研成果,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2项。

  负责办公室、人事、工会、妇女工作,协助负责财务、审计工作。分管办公室(发展研究室)、人事处(退休人员管理处)、招标办公室、工会。联系医药与化材学院、基础部(社科部)。

  胡永盛,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硕士、副研究员,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1992年8月在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工作。历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政治辅导员、科级组织员,1998年5月任电气系党总支副书记,2000年12月任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2003年4月任党委组织部部长,2011年1月任党委办公室主任。2012年12月起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镇江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

  主持纪委工作,分管监察室。联系艺术设计学院。

  冷耀明,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入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3年8月在镇江市劳动局工资福利科工作;1994年在镇江市社会保险处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2003年2月在镇江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任副主任;2010年6月,任镇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2011年1月任镇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2015年7月任镇江市技师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委员;2015年12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2016年1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主要从事技工(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参与、主编高等学校“十二五”实用型规划教材《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系技工院校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参与编审多本一体化模块教材。曾获得“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负责资产管理、成人教育、安全保卫和后勤工作,分管资产管理处、安保与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保卫处、保卫部、人武部)、继续教育学院,兼任市开放大学校长。联系现代装备制造学院。

  李大洪,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198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镇江船舶学院(现江苏科技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第二学士班,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起任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办公室主任;2001年起先后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办、校办、外办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发展研究室主任、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党委组织部部长;2017年1月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曾获得江苏省劳动厅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镇江市“169工程”科技骨干、镇江市“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先进个人等荣誉。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十多项,独立完成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镇江市优秀科技论文(论著)一等奖2项,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镇江市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人才发展专项)一等奖1项,镇江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项。

  负责教学、科研、图文信息和体育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国际教育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处)、科技处(学报编辑部)、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体育部、大学生创业创新指导服务中心。联系财经商贸学院。

  李冬梅,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现受聘为镇江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1年6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1991年8月参加工作,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南京大学历史系国内访问学者。历任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副主任、师训处(教师培训中心)书记兼副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旅游学院院长等职。2017年1月担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曾获得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镇江市“169工程”科技骨干、镇江市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

  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共7项;2015年度获得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项目资助;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旅游管理重点专业群项目建设;2015年主持完成《镇江市“三山”风景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多次应邀撰写“镇江发展研究报告”;独立发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论文20余篇。长期从事专科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宁镇扬泰片区和江苏省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一、二等奖。

  负责学生工作和招生工作,分管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招生办公室、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系人文与旅游学院。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