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3年,龙溪师范学校(可溯至1905年成立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云霄师范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入漳州教育学院(前身为1955年2月创办的龙溪专区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2007年漳州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更名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7年学院通过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坐落于漳州市芗城区西洋坪高校园区,校本部占地180亩,新华西校区7.8亩,农场93.38亩,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1亿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8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附属幼儿园和校外实践基地109个。学院注重传承百年师范教育,大力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670人(其中,五年专547人)。设有教师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文化艺术创意系、经济管理系、园林园艺系、食品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等;开设紧贴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34个专业(含方向)。目前学院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1个省高职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门首批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被漳州市列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93人,专任教师23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教师92人,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占55.6%。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一批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吸纳进入“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秉承龙溪师范百年老校的精神,坚持“以生为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品德修养、综合素质、技术技能和创新意识全面协调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先后获得3个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2018年福建省高考(专科批)第一轮招生录取一次性招满,继春季招生全省仅四所高校一次性招满的高校之一又一次重大突破。春秋两批招生均实现“一次性招满”,投档率、录取率均达100%。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发展。与国(境)内外高校、各县区政校企合作,推进“一县一协议”。积极承担漳州市公费师范男生教育,服务乡村教师教育;开办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大专班,提升劳动者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建有校园广播电视台,与漳州电视台深度合作;成立黄道周与闽南文化、闽南民间艺术、互联网经济、花卉、食品技术、智能产品开发等9个研究所,产出了一批研究创新成果。

  目前,学院正以“十三五”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推进内涵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区域知名、行业领先,具有一定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城市职业院校。

学校领导

洪亚勇(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管党的建设、干部、人才等工作。直管党委工作部,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校校长。

刘惠河(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人事、财务、学术委员会等工作。直管人事处、财务处。

朱镇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协助书记分管德育和思想政治、党的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群团、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形态、纪检、保密、安全稳定、新闻宣传、就业等工作。

分管部门:纪检监察室、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就业办、安全与保卫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校、工会、团委、关工委。兼任学院新闻发言人。

朱毅辉(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书记分管统一战线、教育扶贫等工作,协助院长分管后勤保障、基本建设、国有资产、招生、对外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

分管部门:后勤管理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招生办、图书馆、医疗卫生、食堂。

林良海(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书记分管组织、哲学社会科学、社科联等工作,协助院长分管教学、教务、创新创业、科研等工作。

分管部门:教务处、科技应用与实践中心、质量保证办公室、教学督导组、社科联、研究所(8个)。兼任高校“河长”。

刘展顺(党委委员):协助书记分管精神文明、老干部等工作,协助院长分管职教研究、培训等工作。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