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是2007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核准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设有南宁、平果两个校区。规划用地1000 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南宁校区坐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平果校区坐落在广西平果县大学城,离南宁市40分钟动车。校园碧草蓝天、花团锦簇,亭台点缀、雕塑点睛,文化雨露、润物无声,是学习、工作、生活的理想场所。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工程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思政课教学部、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7个教学单位和16个党政管理部门。开设有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建筑设计、汽车营销与服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空中乘务等30多个专业。其中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个专业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人数6000多人,专任教师数300多人,初步形成"教授百人团"、"名师一百讲"等品牌。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了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建有六大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60多间(个),校外教师专业实践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基地50多个,实验、实训课开出率100%。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拥有价值近亿元的高精尖特实的教学仪器设备,还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初步实现数字校园。

  学院锐意进行教学改革,重视科研科技研究。近年来取得专利、咨询报告等科技服务地方特色成果100多项,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0多项。

  学院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三大办学特色与优势。一是办学定位特色优势,学院根植百色,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区域内应用工程发展齐跑者、助跑者与领跑者;二是产教融合特色优势,紧跟产业、行业办学,产业专业匹配度高;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优势,初步形成校企合作"十共两覆盖"模式。最近几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广西高校和百色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自治区 "森林校园"、自治区"美丽校园先锋先行"、最具专业特色高职学院、创平果教育品牌突出贡献单位等30多项荣誉。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高。近3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社会第三方对学院学生评价较高,认为学院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符合要求,绝大多数毕业后很快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各种竞赛,先后获奖20多项200多人次。

  目前,学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设置工程类应用型本科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地域经济发展,培育优秀工程人才" 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德博学,至材健行" 的校训,践行"团结奋进,务真求实,科学严谨,勇于创新" 的校风,按照本科学校设置条件,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学院建设,全面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领导

  燕柳斌,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西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学科带头人。曾任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广西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院长、广西水利学会和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负责科研生产课题50余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持),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98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00多人。

  李益,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纪委书记,分管纪律监察室、基建处,监督学校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

  长期在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多次获教改立项课题。参与编著《东南亚知识概论》、《越南语视听说多媒体实训教程》、《创业教育与训练》等多部著作,并在多所高校中被选为专业教材。曾多次荣获上级部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政协平果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平果第十三届党代表,中共平果十五届人大代表。

  方仕英,男,壮族,广西那坡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6月入党,本科学历,经济师,现任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育厅督导专员。

  滕色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副教授。现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协助党委书记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工会。

  历任柳州财经学校讲师,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校党政办主任,校务委员,中共柳州地委讲师团副教授、副团长、团长,中共来宾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讲师团 团长(正处级)。长期从事思想教育、党务和宣传工作,党性强,政策理论水平高,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成绩显著。近二十年来,先后荣获优秀党员4次,优秀党务 工作者2次,先进工作者4次,年终考核优秀等级8次。出版书籍6本,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获优秀论文奖15篇。2010 年被中共来宾市委、市政府聘为签约理论专家。

  唐林,曾在梧州学院工作,历任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外贸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梧州学院副院长等职。(期间1993.9—1995.7在广西师大研究生班学习)。

  担任主要课程:思想政教育、法律基础、外贸企业管理等课程。

  主要奖励: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抗洪抢险荣立二等功一次。

  林艳,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就业指导师。现任学校副校长,分管财务处、后勤管理中心。

  长期在高校从事招生、就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招生、就业管理经验。参与编著《服装缝制工艺》、《服装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础》等多部著作。曾多次发表论文,并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科研项目。

  张金根,中共党员,教授,编审,国家新闻出版署注册责任编辑,国内访问学者,原教育部人文社科专家库专家、广西高校序列职称评审专家库专家、桂林空军学院专业技术大校(副师级)、军委空军优秀政治教员。现任学校副校长,分管申本办、科研处、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中心。

  2004年1月转业自谋职业后,历任梧州学院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党办、校办主任;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广西外国语学院教授、副校长;桂林旅游学院特聘研究员、旅游演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等职。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主编上岗证,人民日报社人才交流中心客座研究员,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摘》编辑,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军队优秀著作评委会委员,中国军事写作学会理事等职。

  长期致力于思政理论与文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闻写作》、《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等法学、文学两大学科门类的20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多媒体课件《机关材料的立意与创新》获中国军事写作学会优秀课件二等奖。取得学术科研成果260多项。政府咨询报告《桂台经贸文化拓展深化研究》2015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采用;主持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解决西部贫困问题研究(10BKS024)”、“可持续发展理论视域中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文化哲学视野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等国家及省市级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军内外报刊杂志和学术讨论会发表《世界遗产中国范式研究》、《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学理基础及核心》、《论柳宗元的民本思想》、《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及成果的文化哲学底蕴》、《试论国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等论文260多篇;主编、主审和参编《实事求是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研究》、《党政军机关文书写作大辞典》、《军队大学语文》、《当代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等著作、教材、词典26部;获奖论文和著作50多项,其中,获全军级、军区级和省级一等奖3项,荣立三等功1次。

  彭高彬,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学院副校长,分管学校办公室、人力资源处、新闻中心、保卫处。

  历任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经济管理系主任,学生工作处处长,院长助理。

  在教学工作方面,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任现职以来,共承担和完成了《西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地理》、《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报关实务》、《推销与技巧》等高职生课程教学任务,年均课时数106节,教学效果好。能积极开展教育研究,主持承担学校教育研究课题,公开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在学生工作方面,该同志注重学习业务知识和培养工作能力,以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曾带班级班风、学风良好,深得师生、学生家长好评,并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科研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任现职以来,能够探索创新,积极参与科研课题项目申报工作。主持承担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民办高校贫困生帮扶长效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5C468)、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民办高校贫困生帮扶长效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5ZZ030),参与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接受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0JAZ199)、《以理论和实践互动的方式培养高职电子类人才》(项目编号:2010JGA216)。

  曾荣获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中层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广西高等学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林 萌,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招生就业处、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图书馆。

  2013年荣获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业管理人员关键岗位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奖、优秀教育管理工作等。主编《大学生心理教育》、《基础会计》、《大学生就业与指导》等多部著作。

  吴先夏,民主同盟成员。现任学校副校长,分管百色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长期从事招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多年招生、就业方面的经验。曾在高校历任招就办主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院长助理等职。教学方面主编有《学习宝典》英语培训教材,曾是广西大学外语学院英语集训营专用教材。2016年在全区“助学筑梦,励志成才”主题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高校组二等奖。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