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组建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换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抓紧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十大学院,设有57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1%行列;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具备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7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82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7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4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高校。学校现有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现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2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2项。新世纪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在前列。

  学校作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三十余家电力、煤炭、电信、装备制造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共建实验中心、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年均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签订科技项目760余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单位”称号;学校多方位构建校地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北京、河北、江苏、新疆、广东、内蒙、青海、山东等地方政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由11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组成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美、英、法、俄、日等120余家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多家国际教育机构实现了相关课程互认,并在美国创办了孔子学院。5个引智基地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举办“4+0”、“2+2”等多种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与国外高校来华留学生“2+2”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巍巍学府,电力之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承载新能源电力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积极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历史重任,昂首向建设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奋进!热切欢迎有志于祖国电力事业的优秀学子报考华北电力大学!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周 坚

女,1964年5月生,汉族,江西吉水人,中共党员。

1984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教育部财务司外资利用处副处长、处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处处长,2008年8月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副主任,2013年至2014年,挂职任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长,2016年4月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17年5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工作。

校长党委副书记杨勇平

男,1967年4月生,汉族,山西柳林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3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国际合作处处长兼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北京校区动力工程系主任;2006年2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审计工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 华

男,1976年10月生,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7年10月任云南大学团委书记;2009年4月任中共云南省曲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12年8月起历任中共云南省大理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代理州长、党组书记(正厅级),州长;2015年2月起任昆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6年9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正厅级)。

负责党的纪律检查、监察、教师思想政治、“两课”建设、老干部工作,协助校长负责审计监察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办公室;联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

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会主席李双辰

男,1965年1月生,汉族,河北平乡人,中共党员,双学士,教授。

2000年6月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2002年9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兼);2006年2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8年5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工会主席。

负责政策法规、财务、资产管理、实验室管理、招标采购、工会、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分管政策法规研究室、计划财务处、资产管理处、招标中心、校工会、高等教育研究所;联系数理学院、数理系。

党委常委副校长郝英杰

男,1966年8月生,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

1998年11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长,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2006年2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期间,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挂职甘肃省白银市市委常委、副市长);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负责党建、党校、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继续教育、产业管理工作,协助书记负责组织工作;兼任党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党校、对外联络与合作部、教育基金工作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资产经营公司;联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忠权

男,1964年1月生,汉族,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双学士,高级工程师。

2002年3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2003年9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基建处处长,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2010年12月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2011年5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负责校园规划、基本建设、后勤管理及服务、安全保卫、信息化建设、档案、医疗卫生、附属学校管理工作;分管保卫处、基建处、校园规划办公室、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附属学校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档案馆、校医院;联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校长王增平

男,1964年11月生,汉族,河北辛集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9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处处长,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筹)常务副院长(正处级),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2012年5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负责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留学生的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学位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工程实践教育、群众体育工作;分管教务处、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孔子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践中心、金工实训中心、学业辅导中心。

党委副书记汪庆华

男,1969年5月生,汉族,安徽潜山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1998年11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自动化系党总支书记,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华北电力大学人事处处长、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机关党总支书记;2013年6月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

负责意识形态、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稳定、学生思想政治、学生教育管理、招生就业、共青团、艺术教育、信访、保密工作;兼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分管党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党委保卫部、学生处、校团委、新闻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业辅导中心、艺术教育中心;联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化系、计算机系。

党委副书记郭孝锋

男,1966年9月生,汉族,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2003年12月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学生处处长;2008年5月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

负责统战、保定校区党建、日常党务与安全稳定工作;分管党委统战部;联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党委常委副校长律方成

男,1963年8月生,汉族,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9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电力工程系主任;2008年5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校长助理、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211工程办公室主任;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负责学科建设、保定校区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分管学科建设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办公室;联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机械工程系。

党委常委副校长檀勤良

男,1969年2月生,汉族,福建永泰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7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大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主任、科技处处长,华北电力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处级);2016年1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人事人才、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期刊出版工作;分管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期刊出版部、现代电力研究院、国家能源发展研究院、异地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等单位;联系可再生能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