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系部简介

艺术教育系

艺术教育系着力培养满足幼儿园、幼儿教育机构、幼儿艺术培训机构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开设有艺术教育(幼儿美术)、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2016年,艺术教育专业获批重庆市教委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17年,学前教育专业获得重庆市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资格。

艺术教育系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学技能型师资队伍,该团队既专注教学理论创新又勇于实践探索。现有专兼职教师共42人,硕士、博士比例达95%,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备“双师”素质比例达85%以上。同时,我系还聘请20多名园长、幼教专家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新,编写教材7本,主持国家级、市级项目或课题多项。系部与60余家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起“学生课内实训—项目仿真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校外基地实训”的技能训练链。

艺术表演系(文化传承系)

艺术表演系(文化传承系)着力培养满足专业文艺表演团体、艺术培训机构等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演艺类人才和艺术培训教师,主要开设有音乐表演(声乐、器乐)、舞蹈表演、国标标准舞、戏剧影视表演、音乐教育专业。其中戏曲表演(秀山花灯、川剧表演)为国家级民族文化示范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能力建设(骨干专业)项目支持,并获得重庆市重点示范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获市级专业能力提升、市级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项目;音乐剧表演专业获市级特色专业、文广后备人才培养重点建设支持项目;巴渝民族民歌系列课程获批2017年文化部地方文化资源共享慕课重点建设课程。

艺术表演系拥有一支德艺双馨的创作技能型师资队伍,教师大多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院校。现有专兼职教师52人,其硕士研究生比例达45%,副高以上职称9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并聘请了沈铁梅、高度、张礼慧、刘光宇、刘蓉惠、郝鹏寿、曹光雨等名家为兼职教师。具备独立编舞创作、谱曲作词及声乐、器乐、表演等全方位教学指导能力,在教学与实践上经验丰富,成绩显赫。师生在国际、全国和市级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影响广泛。围绕“教、学、创、演、转”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重庆专业文艺院团、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等建立了20多个“订单式”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

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着力培养满足文化创意产业、文艺表演团体、美术培训机构等所需要的新时代技能技艺型设计人才,开设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产品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专业。其中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重庆市唯一开设的高职院校,培养灯光音响、多媒体技术、舞台科技创新等专业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是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市教委、市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获得市教委市级实训基地、市级骨干专业、行指委国家级骨干专业专项资金支持。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紧贴产业人才需求脉搏,培养室内外装潢设计等公共空间设计人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接时尚产业需求,与多家形象设计机构达成合作办学事宜。产品艺术设计坚持特色化办学,培养将地域文化、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与创意产品设计研发三者结合的特殊人才,承接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顺应数字、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的需要,主要培养能够利用数字媒体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艺术设计系拥有一支德高艺强的设计实战型师资队伍,教师主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硕士研究生达90%,且具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具备“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5%以上,并聘请马路、梁明玉、康宁、牟群、刘国田、李明、宗君等名家、教授、行业大师为兼职教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已建成校内实训室30余间,与艺术院团、设计公司、传媒企业等签订了5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项目制教学,打通教学和就业通道。坚持信息化办学,建设市级教学资源库,开拓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多种形式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毕业生高就业率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管理系(文化传播系)

文化管理系(文化传播系)着力满足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馆站(社区文化中心)、新闻传播企业事业单位等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技艺型文化经营管理、新闻传媒传播及群文工作者。开设有文化市场经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新闻采编与制作、传播与策划、文化创意与策划、旅游管理、导游等文化服务类、文化传播类、文化旅游类三大专业群。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建设项目;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获2016年市级骨干专业、市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旅游管理及新闻传播类专业获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建设项目。
文化管理系(文化传播系)拥有一支德艺双馨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既专注于教改科研又指导服务创新创业,现有专兼职教师48人,其硕士博士比例达90%,副高以上职称5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5%以上。文化管理系(文化传播系)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项目拉动专业建设,承担多项国家级、市级教改科研项目,与校企合作单位成立三家协同育人中心,并大胆尝试“项目实践制”、“工作坊”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依托全国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基地资源优势,建立市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百家,实施“订单委培”、“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即就业。

基础教育部

基础教育部是学院下设的负责全院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教研的管理部门。在第一至第四学期主要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含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国学概论、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大学英语、体育与心理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为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特开设了部分专衔本课程和专升本课程。

基础教育部教学具有基础性、公共性等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以融合四大素养的人才培养规格为指向,夯实人文素养课程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服务学院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为目的。坚持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发展路线,以研促教、以管辅教,以教成研,本着“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原则,逐步推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特色衔接,与社会、时代、行业、职场接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以课程建设为轴心,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合作与交流,着力推进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

目前,基础教育部共有专兼职教师30人,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有3名,中高级职称20人,骨干教师5名,具有双师素质的15名。这支队伍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精神面貌好,团结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学院培养德艺双馨的复合型文化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